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据了解,自1950年开始每逢劳动节、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上都会竖立他的巨幅画像,他最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河。这里的“他”是指(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获得初步的发展

B.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 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使外国人获得了中国内地游历经商等特权

B.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这场战争刺激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华的新一轮侵略扩张

D.这场战争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河南安阳一个村成立农业合作社一年后(1954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了。这表明( )

A.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唯一方式

B.农业合作化适应了当时生产发展

C.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D.公私合营取得发展

5、小明同学写了一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小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在文章中他认为这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

A.割地   B.开放通商口岸

C.赔款   D.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以下能体现“新”的含义的是

①国际地位

②国家性质

③人民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下列选项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某学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 湘江   B. 湘西   C. 遵义   D. 泸定桥

9、“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工业化开始起步

B.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0、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A.邓世昌

B.佟麟阁

C.邱少云

D.黄继光

11、1903年,某人发表了传诵一时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确指出以革命推翻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人是

A.严复

B.陈天华

C.邹容

D.章炳麟

12、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3、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下图中存在的问题  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抗美援朝   B. 三大改造

C. 一五计划   D. 大跃进

14、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15、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如下图所示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6、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 “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18、“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成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

19、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个取名意料之中,北洋水师在哪次战争中先后丢了辽东半岛和山东?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该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列强开始用条约形式劫掠中国,从此列强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2、《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_________全岛及所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3、经过文革,我国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_________得到平反;随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4、结果: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有序地撤出____

 

25、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26、材料题。

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影响

(1)

平均地权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建国初期

(2)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3) 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

农业合作化

(5)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6)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启示

(7)

 

 

27、同盟会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

①《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________制度。

③各种革命团体以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和光复会。

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成立的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_____的革命组织。

(3)成立的概况

①成立时间: 1905 年8月,

②主要组成成员: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③成立地点: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

④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⑤组织机构:选举________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⑥机关报:大会决定创立《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⑦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______

(4)成立的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8、__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9、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进行的两次大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____

30、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一句?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2、写出“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及“兵谏”蒋介石的关键人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深远影响?

33、鸦片战争有何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这次会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会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二:1978年召开的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成为改革开放的开端。

材料三:2017年召开的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此次会议后开始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此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此次会议把哪-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回顾以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会议,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