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分为新旧两个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根本区别在于:
A. 革命任务的不同
B. 革命性质的变化
C. 领导力量的不同
D. 所处时代的改变
2、1956年,完成公私合营的天津劝业场变成了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商场。天津劝业场接受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了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材料反映出蒋介石( )
A.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B.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C.要寻求美国援助
D.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4、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质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人民的梦
5、下图是中国南方某市市政府门前的一座标志性雕像,名为“拓荒牛”,蕴含的是“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上海 D. 厦门
6、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
C. 促进思想启蒙 D. 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7、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①分配制度“大锅饭”②经营承包责任制③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④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的战略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科技强军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
9、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多门学科体系的学者是( )
A.荷马 B.阿基米德 C.亚里士多德 D.欧几里得
10、下列入物哪个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
A.鲁迅
B.胡适
C.石达开
D.李大钊
11、1853年3月攻占南京,在此定都,建立新政权的军队是( )
A.太平军
B.洋枪队
C.义和团
D.护国军
12、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华北危机
13、“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1979年元旦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邓小平的理由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B.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科学构想
C.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4、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对哪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A.农业
B.手工业
C.制造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5、漫画可以对历史进行诙谐解读。下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观念是( )
A.三权分立
B.民族独立
C.主权在民
D.民生主义
16、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对设置特区论述旨在强调特区能
A.解决就业问题
B.扩大对外开放
C.解决原料问题
D.推动农村发展
17、有这样一位近代人物,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以下表格是他参与的一些大事。据此判断,他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严复 D.袁世凯
18、如下图,1908年,《申报》连续报道光绪病情变化达30次以上,有关内容摘录如下。材料表明《申报》报道内容偏重于( )
6 月23日,陈御医请脉近闻:“皇上违和……夜寐不实等症亦未见增减。” 8 月22日,据内监云,近两月来,各医所开药方,皇上辄不感饮,十剂仅服一二剂,独周医之药,颇得圣上欢心,故四日之中已诊三次。 11月16日,电讯:“上病大渐,今日酉正二刻升遐。” 此电讯附按语:“此电于前夜接到,因恐不确,未录昨报。” |
A.社会新闻
B.针砭时弊
C.文明开化
D.新思想渗透
19、小王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西藏的解放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应是( )
A.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D.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20、英国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有效维护了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这部分司法和行政权的载体是( )
A.庄园领主
B.庄园佃户
C.天主教会
D.庄园法庭
21、1853年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建国纲领《______________》;严复译述《____________》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 。
22、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3、时间: _____年1月1日。
24、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由此可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底_______的基本完成。
25、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6、20世纪60年代,___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7、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8、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29、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
30、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
(1)澶渊之盟
(2)行省制度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清明上河图》
(5)《尼布楚条约》
(6)交子
(7)赵州桥
(8)马可波罗来华
隋朝
北宋
元朝
清朝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2、梳理知识,探究根源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遭受了多次外敌入侵,逐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作表格,列举其中的主要战争及相关文件,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影响。
(2)结合上表,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主要原因。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 “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方面的比较表”
材料二 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从 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 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4)请再举两例说明中国“历史在 1956 年发生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