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这次会战历时4个多月,大大挫败了日军的狂妄野心,使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彻底破灭,此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要想了解这场会战,应查阅的书籍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大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发起的自救运动

C.《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D.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3、“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敌后战场上的的重大战役是

①平型关大捷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4、孙中山先生以其丰功伟绩备受世人敬仰,下面哪些革命活动是他践行的①成立兴中会②成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④与黄兴共同领导筹划镇南关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的是(     

①邓世昌②杨靖宇③赵登禹④谢晋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假如这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

A.戊戌变法

B.反割台斗争

C.革命派起义

D.收复新疆的斗争

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发布主张和平统一的《告台湾同胞书》

C.

1954年中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颁布了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

对香港行使主权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完全终结

 

 

A. A   B. B   C. C   D. D

 

8、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之所以能够获得该奖项,主要是因为她

A.70年代发现青蒿素,开创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B.发现青霉素,掌握高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D.乘坐神州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9、创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商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科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0、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1、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功’。”材料中的“功”主要是(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文革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挫折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文革提供了反面教训

12、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 )

 

为走救国之路,__A___再次上书;不做亡国之君,__B__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__C___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__D__慷慨就义。

 

A. A   B. B   C. C   D. D

 

13、虽然1906-1911年发动的数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革命的斗志却从未泯灭。这些革命起义有(  )

①萍浏醴起义 

②安庆起义 

③广西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⑤武昌起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4、“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名号之下包括着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合作主义等,主义与主义之间相距很远。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宣传家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B.科学社会主义包含多种表现方式

C.经民主科学洗礼社会思潮依然复杂

D.爱国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15、中国药学家从东晋《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施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中得到启发,经过数百次试验,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这位药学家是(       

A.屠呦呦

B.李四光

C.张仲景

D.葛洪

16、全国土地改革前,占有农村总耕地的50%以上的是富农和(  )

A.地主

B.贫农

C.雇农

D.民族资产阶级

17、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册封达赖、班禅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

18、在中国和西欧的古代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分别是(  

A.儒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 B.儒家思想、人文主义

C.法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 D.道家思想、理性学说

19、毛泽东曾回忆道:“在1927年的革命刚刚由于无产阶级、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胜利之际,他们(大资产阶级)就一脚踢开了这些人民大众,独占革命果实,而和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结成了反革命联盟”。毛泽东回忆的事件是关于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张学良东北易帜

20、2019年正值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地密集举办纪念活动,被称为达·芬奇年。2020年是拉斐尔逝世500周年、拉斐尔成为聚光灯下又一“主角”,达·芬奇和拉斐尔是

A.西班牙探寻新航路的航海家

B.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C.英国科学革命时代的科学家

D.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著名思想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过程:______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______

(2)结束:

①结果: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______

②主要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22、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 节。

2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4、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最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________

25、日本的投降: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________回到祖国的怀抱。

2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英雄史,请根据提示写出英雄人物的名字。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是指 ______

(2)主持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的中国近代铁路之父是指 ______

(3)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为变法而牺牲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指 ______

27、《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___________(地名);《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的②处是___________(地名)。

28、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它”是____

29、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______年底,袁世凯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0、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事件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此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911年10月10日的哪次起义被称为该事件的首义?

(4)以上探究可以概括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主题?

32、近代中国被外国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主要战争名称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中国沦陷的过程)。

3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民生问题,曾多次调整农村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的政策措施分别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这次失误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

(4)通过对我国农村政策的了解,谈谈你对国家的政策改革有什么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回首建国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走上不平凡的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怎样的伟大跨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以来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可以说,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同时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活跃和兴旺、成功和胜利,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

——摘自人民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2)“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材料三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源于中国自己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在经济上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在政治上没有照搬西方民主制度,而是始终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根本,广为汲取一切优秀文化的养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引领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

——《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世界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经济体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一个方面举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