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圆明园曾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但却在某次战争中,被侵略者毁坏得满目疮痍。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2、10月24日上午9:00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香港、珠海和澳门融为一小时经济圈,三地的人流、车流和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香港的领土在中国近代史上遇到破坏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人物中谁与此诗句有关(

A. 毛泽东、周恩来

B. 刘伯承、邓小平

C. 彭德怀、贺龙

D. 粟裕、陈毅

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D.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6、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

A. 中共七大   B. 三湾改编   C. 遵义会议   D. 文家市决策

7、有一部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片,名为《开天辟地》,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8、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应填人的内容是

A.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回顾我国近现代历史,下列关于思想解放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C.党的八大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推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0、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和平解放西藏

C.修建青藏铁路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1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强迫开放更多港口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C. 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 为争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12、1945年10月,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是( )

A.东北三省 B.台湾 C.澳门 D.香港

1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 邓小平复出整顿   B. “九一三”事件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四五”运动

 

14、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场景,你认为明显错误的是(     

A.朋友相见多行握手和鞠躬礼

B.王先生到京师大学堂看同乡

C.李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洋人朋友

D.清军到处搜查抓捕革命党人

15、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应从以下素材中选择(   )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 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 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 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17、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维新思想   D.反清思想

18、“鸦片贸易”为当年英伦朝野,国脉民命,生计攸关,不可或缺之国际贸易。女皇与国会,均不惜为之一战。材料中的“为之一战”指的是英国发动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这个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开国大典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 )

A.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B.土地改革

C.淮海战役 D.千里挺进大别山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党的好干部——

 

22、________(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3、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_________”。1947年,_____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24、解放军的好战士是 ______

25、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26、1927年9月,____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举行秋收起义。

 

 

27、经过: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8、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革命先驱】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_________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_____________的旗帜。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___》,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国共两党在近代曾经两次实现合作,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哪场战争?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

(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哪场战役?哪场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4)国共两次合作取得的成果,对你有何启示?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2)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事件是:

(3)领导虎门销烟的历史人物是:

(4)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5)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3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639亿吨

49%

9.3%

130.4万吨

193%

53%

135万吨

754%

46.2%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人均图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的背景。

(2)请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确立了什么制度?谈谈你对该制度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