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话是题给谁的( )
A. 左宝贵 B. 叶志超 C. 邓世昌 D. 丁汝昌
2、下列图片资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该项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
1956年7月19日,沈阳一架银白色歼击机滑跑了很短的距离,昂首直插蓝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国试制成功新的喷气式飞机”。 |
A.“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进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3、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理解错误的是( )
A. 背景 B. 目的 C. 过程 D. 意义
4、下图是1949年至1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置
A.便于皇帝独掌朝政
B.利于中央集权强化
C.催生官僚腐败之风
D.强化满洲贵族权力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楷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 )
A.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董存瑞
7、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8、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民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9、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根本原因是
A.全国大陆已经解放,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B.地主阶级愿意将土地分给农民,走共同发展富裕之路
C.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D.共产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迫使地主阶级分出部分土地
10、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 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11、“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下列人物和著作搭配不准确的一项是()
A.黄兴 ----《警世钟》 B.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邹容 ----《革命军》 D.陈天华----《猛回头》
13、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 )
A.《每周评论》 B.《中外纪闻》
C.《新青年》 D.《民报》
14、电影《南昌起义》作为一部史诗型的影片,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昌起义中的风采,其中下列人物不会出现在南昌起义这一场景中的是
A.叶挺 B.周恩来 C.贺龙 D.毛泽东
15、天津是通往北京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望厦条约》
16、“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军歌的歌词为我们耒阳人旷镛所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把列强赶出中国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C.检验黄埔军校学生战斗力
D.靠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17、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项难题,这对于粮食产量提出了高要求,而杂交水稻的出现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对杂交水稻的出现贡献最大的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钱三强
18、下图是反映历史时事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C.八国联军侵华 D.巴黎和会拒绝归还中国山东主权
19、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20、如图是广州美术学院年轻画家罗奇的作品《公车上书》,画面表现的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挥手者梁启超在激情四射地表演讲。以下对这事件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是一次失败的运动,没有任何意义
B.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但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
C.公车上书扩大了维新派的影响
D.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1、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2、民主与_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亲自起草《________》,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3、______(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4、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________遭到破坏,开始从________社会变为________社会。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5、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风雨兼程,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革命胜利。随后,不断探索改革,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所进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26、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____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被粉碎。
28、1957年,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
29、按照表格提示完成填充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填表。
战役 | 意义 | |
A____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
辽沈战役 | B____ |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C____ | 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 |
D____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
E____ |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0、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
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是哪支队伍?
(土地革命时期)
(3)土地革命时期,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5)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
(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派人前去调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7)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说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8)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
(9)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哪次战役使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了哪些“中国声音”?是由谁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进入崭新的阶段,请列举这个阶段我国外交成就三例。
(4)进入21世纪,我国举办了哪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列举三个)。
(5)纵观新中国的外交,你有何感悟?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你认为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近代以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你认为中国人最需要学习西方的哪一方面?为了学习这一方面,什么运动兴起?
(3)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吗?请说说理由。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而且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
材料三 回顾百年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三次飞跃 | 信息提示 |
第一次 |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第二次 | 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
第三次 |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但最终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在这一经验的指导下,中国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所形成的理论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正确道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