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近代外国侵略军第一次占领北京是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南昌

B.延安

C.西安

D.瑞金

3、……会议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被省略的会议指( )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4、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是( )

A. 发展农工商业 B.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 开办新式学堂 D. 改革政府机构

5、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坚持不用武力原则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D.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6、近代某所学校校歌唱道:“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下列关于该学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B.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

C.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为北伐战争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7、被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又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辛亥革命 C.一战期间 D.戊戌变法期间

8、下图表格中的①②处分别是

A.桂系 吴佩孚

B.皖系 张作霖

C.直系 冯国璋

D.滇系 唐继尧

9、以下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是

A.金田起义地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新四军军部旧址

D.冉庄地道战遗址

10、列举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     

A.张之洞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

1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以下内容属于国共两党合作成就的是(     

A.南昌起义

B.黄埔军校成立和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长征胜利

12、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1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回顾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如下图所示)。为了实现历程2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实行“包产到户”   D. 鼓励创办乡镇企业

 

1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中国同盟会 B.中国国民党 C.北洋政府 D.中国共产党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17、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新中国主要“新”在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打破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封锁

C.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

D.大陆获得统一,人民当家作主

18、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19、标语口号能够反映时代特色,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等,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

B.文化大革命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0、“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行军”中发生的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大事件是(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强渡乌江

D.会宁会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发展:清政府利用义和团, 以“招抚”代替“剿灭”, 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______地区。

22、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制作的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的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23、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________,《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4、土地永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为适应不同时期的要求,都适时的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之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25、制造借口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惯用伎俩。

(1)   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贸易,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分别以“   ”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1900年6月,为镇压   ,英美等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3)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

27、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8、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请结合图片,完成下列填空。

(1)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______(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______。在此条约中,割____给英国。

(2)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______成立。

(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1937年,日军攻陷____,制造了惨绝人寰的____。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____,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

29、写出下图中所代表的名称

.

(1)图一是( )它是迄今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图二是( )的复原头像。

(3)图三是( )的复原头像。

(4)图四是( )建筑,它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30、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历史课后,李好同学大有收获,高兴地说:“我知道五四青年节和党的生日的来临了,我也即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大家庭,我太高兴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中心先后位于哪两座城市?(必须按照先后顺序作答)

(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写两个最主要的)

(4)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在它前后的革命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2、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请回答:在本单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国际意义?“巩固”主要指哪些史实?请分别回答这些“巩固”史实对当时新中国有何意义?

33、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不少中国人进行不懈的学习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近代以来,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两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该运动提出什么口号?该运动的前期是如何“师夷长技”的?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为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直接导致了这场运动的爆发的是哪一侵华战争?这一运动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

(4)同样是向外国学习,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富强起来?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随着三条进藏公路的相继通车,西藏改变了长期封闭的状况,对于西藏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享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

材料三:2006年,这条神奇的天路全线通车,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它犹如吉祥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进藏公路”中的两条。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的“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

(4)综上所述,请写下你对西藏未来发展的祝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