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2、“烈火焚烧化忠魂,阵前潜伏不动身。玉体铁魄腾紫焰,甘为全局献今生。”这首诗赞颂的是( )

A.黄继光 B.杨根思 C.邱少云 D.罗盛教

3、孙中山在一篇序言中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此役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绍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4、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关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其颁布于1954年

B. 其体现了民主性和社会主义性

C. 其制定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中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这段材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

A.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B.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 战略战术的正确性

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7、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80多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8、续范亭先生对某次战斗高度评价道:“……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且在于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们的士气。”这场著名的战斗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A.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0、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11、黄海大战中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杨靖宇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揭开了近代中国崭新的一页。跨越时空,在这一年里我们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

B.跟随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

C.在报纸上读到清宣统帝下诏退位的消息

D.义和团运动

13、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其主要依据是当年(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进行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4、“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商业 ④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某班学生组织出一期班报,收集了以下图片,此班报的主题应是(     

A.科技强军

B.祖国统一

C.民族团结

D.生活变迁

16、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国营企业,但是在商场寻求发展新出路中,总经理却只有10元的审批权。针对这一问题,国企改革中最亟待解决的是(  

A.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调整劳资分配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

C.将单一所有制改为多种所有制形式

D.发行股票,获取更多资金

17、从1948年到1956年底,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经过了(  )

①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土地公有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18、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19、我国海陆空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陆军一海军一空军一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一陆军一空军一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一海军一战略导弹部队一空军

D.陆军一空军一海军一战略导弹部队

20、“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A.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B.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C.美国和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和国民党领导的______

23、   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4、__________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场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5、“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该诗赞美的抗美援朝英雄是________

26、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27、____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曾发表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8、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_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1947年按照《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_____________运动。

29、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体制。

30、结果: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成果?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

(3)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2、实现中国梦,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哪条正确道路?

(2)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哪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哪一文件的通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这一政治制度?哪一制度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王进喜和焦裕禄分别有着怎样的美誉?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3、中国近现代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试探究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及带给你的的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才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利兵乎?

——   “明定国事”诏书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和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光绪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一场昙花一现的运动,这场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这次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

(4)材料二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以上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