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给父母写信的称呼,由“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得益于( )
A.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B.鲁迅的《狂人日记》
C.孙中山的《讨袁檄文》
D.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2、“宋案”引发了( )
A.广州起义
B.二次革命
C.保路运动
D.护国战争
3、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由于销烟是公开的,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海滩。很多在场的外国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下列各项表述中对这一历史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英国不再敢发动侵略战争
B.虎门销烟得到所有列强的认可
C.中国人民开始不再吸食鸦片
D.虎门销烟最终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5、在洋务运动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来,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起( )
A. 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 对外国经济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6、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7、某班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整理了以下知识点,横线处应填入
宣传思想 | 《革命军》《猛回头》 |
成立团体 | 光复会 |
成立政党 |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
组织起义 | 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中国同盟会
D.国民党
8、美国某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位名人”,胡适当选。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 B.发表《狂人日记》
C.主张文学改良 D.倡导“民主与科学”
9、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实质让中国回到几个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个国家是( )
A.俄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10、华清池之所以名扬天下,不仅因为它曾经适杨玉环的浴池,更因为这里曾经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事变发生的住要原因是 ( )
A. 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
B.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
C. 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
D. 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11、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2、促使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赢得了和平环境
C.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促进农业的发展
13、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进行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下列属于河姆渡人生活概况的是( )
A.种植粟
B.制作彩陶
C.半地穴式房屋
D.磨制石器
14、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B.强迫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5、在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局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6、“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林则徐践行这一豪言的壮举是
A.三元里抗英
B.虎门销烟
C.抗击洋枪队
D.吴淞口抗英
17、下列关于古印度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文字—发明“楔形文字”
B.数学--阿拉伯数字
C.城市--修建了华氏城
D.宗教--创立了佛教
18、假如你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七大” B. 日本投降 C. 重庆谈判 D. 三大战役
19、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0、以下信息可以从地图中提取的有( )
①革命的对象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②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
③中国革命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的转移 ④国共矛盾始终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具有生死攸关意义会议召开的地点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2)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界提出的方针是
23、1900年6月义和团在_________一带阻击八国联军,敌人死伤多人。____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4、1884年,为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在______建立行省。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威胁。1885年,清政府在_______建立行省。
25、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26、在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运动学生们提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27、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8、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
29、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30、___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31、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两部纲领性文件,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32、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 )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各解放区军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起了( )、淮海、(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8)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下列图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周恩来”、“开始创建革命军队”相关的起义名称。
(2)写出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实施的土地政策。
(3)“工农红军”召开了哪次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4)哪一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写出20世纪40年代牺牲的八路军将领一位。
(5)写出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哪一事件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6)在当今的时代,你认为走向强大的中国军队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应扮演何种角色?
34、天安门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百年以来,天安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史,英雄史和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的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消息传到京城,道光皇帝在天安门仰望夜空,“负手而行,一夜未尝暂息…顿足长叹”。他只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在历史上留下屈辱可悲的一页。
(1)材料一中“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屈辱可悲的一页”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皇宫占领仪式。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八国联军在侵华过程中遭到哪一民间团体组织的阻击和抵抗?这场战争结束时,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早到达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