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与该条约相关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割香港岛给英国

2、《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中写到:“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这反映了(       

A.根深蒂固的旧观念依然存在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崇尚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D.中外交汇促进社会习俗变迁

3、若想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A.奕訢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4、下列历史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 B.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C.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 D.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5、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

A.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 《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 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6、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里的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中国共产党   C. 中国国民党   D. 中国同盟会

7、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8、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打破所谓的“铁饭碗”,以及“职工下岗再就业”等现象逐渐常态化。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A.加强民主建设

B.加速农村和城市经济的体改

C.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9、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为我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是

A.容国团   B.庄则栋

C.许海峰   D.刘长春

 

10、根据如下人物年谱,判断此人是(       

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   出生在福建侯官

喜庆十六年   会试中选,赐进士,入官场

道光十七年正月   升任湖广总督

道光十入年十一月   受命饮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道光二十年   被革职

道光二十五年   被重新起用任陕甘总督

A.林则徐

B.曾管国藩

C.左宗堂

D.张之洞

11、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但是,无知从来不是一种护符。他们的不认真面对着西方人的认真,他们的倨守反衬出西方人的进逼。由此引出的交涉终于发展为侵略和反侵略的武装冲突,随之而来的,是近代中国第二次民族战争。”以下与材料中“近代中国第二次民族战争”无关的是

A.《天津条约》

B.赔款白银2亿两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瑷珲条约》

12、1936年,《张、杨对时局宣言》写道,“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据此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鼓励东北将士奋勇杀敌

C.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号召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13、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公私合营运动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14、“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部大开发战略

1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 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下图画报涉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 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 这么多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 听说广西那边有人开始反抗了,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18、在北京时间2022年2月6日晚进行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在上半场连输两球,胜利的天平向韩国队倾斜的情况下,但女足姑娘绝不认命。下半场吹起反击号角,短短4分钟内,唐佳丽、张琳艳连下两城,扳平比分。伤停补时阶段,肖裕仪绝杀破门,最终中国队以3-2逆转夺冠。这体现出女足姑娘(     

A.同甘共苦、团结奋斗

B.脚踏实地、勤勤恳恳

C.坚韧不拔、顽强拼搏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五四爱国运动

20、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B.使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________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清政府拆毁________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22、近代中国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   》的签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3、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________

24、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________

25、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____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26、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P67意义:___________

27、严复译述的《_____________》,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宣传维新思想;李大钊在1919年发表《____________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8、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________

29、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____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30、   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8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1)图一是长征时期的毛泽东,他写下大气磅礴的诗篇《长征》。请答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及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图二是毛泽东赴重庆前,在延安机场留下的“挥手之间”。有人说,1945年8月毛泽东敢冒风险到重庆,是一身系天下安危。请分析毛泽东等中共代表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历史意义?

(3)图三是毛泽东转战陕北,粉碎了敌人对哪里的重点进攻?图四,这一命令下达以后,解放军发动了什么战役?

(4)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伟人毛泽东一生的主要事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32、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两个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建设成就】

(4)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列举两项建设成就并据此回答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7年秋,山东曹州的村民杀了两个传教士,德国……想租借胶州湾及青岛,要求在山东有修铁路和开矿的权利。中国于1898年春答应了,山东就算是德国的势力范围。……我们费三千万赎回来的辽东半岛,这时俄国又夺去了。以后他在东北有了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及大连、旅顺,东三省就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据蒋廷覷《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哪次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

材料二中国自订约通商以来,国际贸易输入,往往超过输出,其偶尔出起之年,数亦无几。中日战后,入超增加益甚,欧战时稍有减少,战后则又激增。近数年来增加之额数,尤令人惊异。

——据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2)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材料二中“中日战后,入超增加益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战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