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A.开放沙市、重庆等为通两口岸 B.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地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赔送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2、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
A.黎元洪
B.孙中山
C.袁世凯
D.段祺瑞
3、孙中山的“民生观”体现了他致力改造社会、寻求人类解放之路的理想蓝图。他提出的奋斗纲领中最能体现其“民生观"的一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会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2021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6周年,短短几十年,西藏就取得了跨越上千年的辉煌成就,这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民族地区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
A.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诞生
B.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施
C.在各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普遍实行
D.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相同
6、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签署投降书,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回归祖国;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材料旨在说明
A.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B.台湾问题属于我国外交问题
C.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祖同源同宗
D.海峡两岸命运与共休戚相关
7、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里”指的是我国的( )
A.重庆市
B.北京市
C.天津市
D.上海市
8、如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应该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不久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久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不久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不久
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是在
A.辛亥革命后
B.北伐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五四运动时期
10、在“—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呼的口号是
A.攘外必先安内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反对华北自治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1、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A. 市舶司
B. 宣政院
C. 工部
D. 转运使
1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需学会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历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851年,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B.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3、袁世凯上台之后,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随后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废除责任内阁制,实行总统制,总统有公布法律,提出法律议案,统帅全国海陆军等权力。这一做法( )
A.提前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C.旨在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D.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14、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首义”指的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保路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
15、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某班学生想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参观。他们应该前往
A.北京→天津海河游船
B.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C.湖北→湖南湘江橘子洲头
D.武汉→浙江杭州西湖
16、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17、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火烧圆明园 D.鸦片战争
18、与下图历史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
虎门销烟
A.戚继光
B.关天培
C.林则徐
D.陈化成
19、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淞沪会战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2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 王老德 B. 李老金 C. 张老木 D. 赵老刚
2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2、1895年,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38年,______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23、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45年8月到10月间,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关注点是西安事变。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武汉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1985年起, 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 发展状况 | 原因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产生 | 洋务运动的开展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发展 |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发展的黄金时代 短暂的春天 |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___________的推动 |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 发展受挫,凋谢、萎缩 |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
26、《马关条约》规定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等。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3)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
28、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____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29、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1940年下半年,_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三反映了这场民族运动怎样的性质?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材料四:(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4)读图,指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5)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材料五: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
(4)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5)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问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
(6)1987年,哪次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3、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新疆早在西汉时期就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什么?
(2)清朝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收复了新疆?
(4)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
(5)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谈谈你对一小撮分裂分子行径的看法。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1)材料一描述历史事件史称什么?康有为提出了哪些主张?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材料二中体现戊戌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内容是什么?有助于西方思想文化传播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景?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