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事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七七事变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2、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开展土改,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3、美国某杂志曾推选世界“百位名人”,胡适当选,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主张白话文

B.创办《青年杂志》

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发表《文学革命论》

4、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研究孙中山先生的直接史料的是(       

A.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B.韩文宁著的《孙中山》

C.《民报》

D.影视作品中同盟会的片段

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造。”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大力发展农业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6、下列论断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它们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7、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个派的代表(   )

A. 顽固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激进民主派

8、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某一历史时期喊出的口号: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之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A. 《南京条约》签订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0、“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措施的相同点有

①减轻农民负担  ②释放奴婢  ③减轻刑法  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

11、晚清著名改良派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符合这一主张的改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2、“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  

②抗战胜利  

③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那一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关于此事变正确的说法是(     

A.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B.标志辽沈战役开始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标志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15、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最主要的依据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B.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资产阶级不能依靠和发动群众

D.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16、“天宫、神舟、天舟、嫦娥、蛟龙等相继涌现,几年来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以上内容反映的是新理念中的(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共享

17、“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请你判断,这是习近平所做的《念奴娇·追思________》。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周恩来

D. 雷锋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B.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强盗”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C.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D.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19、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的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都是纸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够看出

A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洋务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B.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太平天国的建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意义:为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3、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是________

24、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图一)中对应的题号内

A.辛亥革命首义地点:武昌

B.中华民国成立地点:南京

25、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深圳B.珠海

28、我国政府于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我国政府于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9、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 ______ ,被称为“铁人”的是 ______

30、请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奋斗历程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重大关头

重要事件

伟大意义

日出东方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星火燎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星火燎原

遵义会议

灯塔指引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你能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吗?

 

32、观察下面《鸦片战争形势图》

1)据图指出鸦片战争主要在哪些地区展开?

2)据图指出中国军民抗击英军侵略军的特点?

33、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请完成下列关于这两次会议的问题。

(1)八大得以召开,是基于当时的哪种新形势?八大的主要任务是要将我国建成什么样的国家?这个任务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哪个计划相契合?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应归功于谁?

(3)八大和十一届三全会确定的工作重点有什么相同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3)材料三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列举这一事件中涌现出的两位英雄。

(4)材料四中文字部分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请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到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请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一个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