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普洱市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近代民主进程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思想文化运动等形式进行了艰难探索。以下属于为学习西方民主政治而进行的改良运动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2、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D.《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3、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A. 中外敌对势力联合绞杀

B.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 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 敌人的长期封锁

4、20世纪60年代前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即反对、修改马克思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政军等各个领域,他们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只有公开地、全面地、自上而下地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才能把走资派(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篡夺的权利重新夺回来。由此,文化大革命爆发。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毛泽东的错误认识是导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B.文化大革命前一大批反动分子混进了党政军的各个领域

C.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D.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

5、英国记者莫理循说:多少年来我们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员。他们此番言论基于的历史事实是(  )

A. 《南京条约》,中英协商海关关税

B.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6、下列土地方面的政策(纲领)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平均地权

B.打土豪,分田地

C.减租减息政策

D.耕者有其田政策

7、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新机制包括(     

①养老保险 ②意外伤亡保险 ③失业保险 ④医疗保险 ⑤最低生活保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8、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那就是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与地方武装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遭到统治阶级的镇压

9、下表为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情况(单位:千人)统计。这表明(     

年份

敌后战场抗敌人数

侵华日军总数

占侵华日军比重

1938

400

680

58%

1939

540

860

62%

1940

570

800

58%

1941

460

610

75%

1942

332

550

63%

1943

350

600

58%

1944

469

730

64%

1945

759

1089

69%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斗争中发展自身力量

D.中国共产党在百团大战后地位得到提高

10、清朝时期,我国有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他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他就是

A.黄兴 B.李自成 C.曾国藩 D.洪秀全

11、《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 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 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12、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C.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市场经济解体

13、解读下列内容,最合适的主题名称应是(     

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发动武起义,发展革命组织,宣传革命思想

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A.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B.革命领导人孙中山

C.革命派代表孙中山

D.革命的先驱孙中山

14、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的是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李大钊

 

15、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

A.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

B.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 稳定地价,国家根据核定的地价征收租税

D. 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

16、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下列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新特点的是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A. B. C. D.

17、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贡献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在中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8、下图是伦敦郊外海格特公墓里的一尊铜像。墓碑上,刻着两句话。一句话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另一句话是:“哲学家们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该座墓碑纪念的人物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9、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学习。洪秀全在历史上

A. 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B. 领导了义和团运动

C. 领导了辛亥革命

D. 领导了五四运动

20、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有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

22、1884年,清政府在____ 设立行省;1885年,又在____设立行省。

23、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要战役——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4、1905年,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地点是在_______。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和国民党领导的______

26、1851年,______领导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政变中,______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牺牲。

27、《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

 

28、民主与_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亲自起草《________》,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9、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__,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30、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次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改革开放)

(4)20世纪70年代,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中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实行什么历史性决策?

(理论创新)

(5)哪位领导人在十二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十九大会上哪位领袖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2、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图C、图D人物分别在哪一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表现。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的创新精神?

33、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通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一农民阶级的纲领出自什么文件。

(3)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并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一样。

材料二:2世纪时,社会的动荡和危机使罗马帝国境内越来越多的人,基督教逐渐发展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中古时代,基督教会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精神统治的工具。

(1)基督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2)它的诞生地在哪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