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党的生日”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2、“文革”期间,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高达230万人,占“文革”前夕全国1200万干部的19.2%。这造成

A.基础教育事业举步维艰 B.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

C.党政机关无法正常运行 D.国家大量文物遭受破坏

3、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越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

A.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如表所示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第一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三节     土地改革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近代化的伟大探索

5、“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成立同盟会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6、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军队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并肩抗击外敌入侵。“外敌”是指(     

A.英法联军

B.美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者

7、下列图片蕴含的信息与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无关的是

A.

B.

C.

D.

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带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发展,我国实施的战略是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实施计划生育

D.科学发展观

9、“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材料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0、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是周恩来对张学良的高度评价。通过学习相应的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张学良

A.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B.发动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与红军停战,不执行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

D.担任东北军总司令,不向日本人投降

12、2020年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了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更是同舟共济的中国精神,这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对外开放的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中国共产党非凡的组织能力

13、“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 )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4、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占据。1875年,清政府任命哪位大臣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林则徐

15、世界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巴黎和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6、1846年,上海一名英国士兵打死一名中国黄包车夫,中国司法当局却无权对其治罪,列强的这种特权来自于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关税协定权 D.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

17、大公报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其中上海214种,华南124种,江南102种,湖广65种,西南53种,华北168种,西北15种,东北50种。这表明报刊

A.覆盖范围广

B.报道及时

C.存在时间长

D.内容真实

18、“读图学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请根据一如图片判断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A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B.B处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C.C处的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民族英雄左宝贵牺牲于此 D.D处的沦陷标志着战争的结束

19、同学们讨论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哪位同学发言较为恰当

A.清政府首次被西方列强打败

B.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

D.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维新变法并推行“百日维新”的是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光绪帝

D. 同治帝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时局图》回答问题并填表:

(1)图中虎、鹰、熊分别代表哪个国家?

(2)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22、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________,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23、1894年11月,孙中山在____建立兴中会,提出了“____”的口号。

24、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请结合下列史实写出对应的条约名称。

(1)外国侵略者最初从   中获得领事裁判权。

(2)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3)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4)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的条约是   

25、________年,尼克松总统的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__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26、图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人物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建立何种政治制度?

(2)图2人物人物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又是什么?

(3)图3杂志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27、舍身堵枪口壮烈牺牲的是 _________人)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制度确立。

 

28、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9、_______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_____________胜利结束。

30、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通过了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2)哪次会议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哪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5)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8)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将如何努力,去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3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列举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并对洋务运动做简要评价。

33、说出“863”计划内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二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三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公告》是在什么事件上宣读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写出其中的两位英雄人物。

(3)材料三中提到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其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拟一个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