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经济体制改革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当他名满天下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个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应给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3、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刚毅、豪爽、聪慧、机敏……后人对拿破仑的评价长期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他建立的帝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B.他颁布《拿破仑法典》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他的对外战争具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和损害被侵略国家人民利益的双重性
D.拿破仑称帝建立起封建专制统治
4、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上述材料中的第三次“大革命”是指(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C.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国共合作开始
6、1996年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 863计划纲要》并作为高技术发展重点的是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能源技术
D.海洋高技术
7、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最早产生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8、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1年—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9、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以下四幅题词哪一幅是毛泽东为科学文化工作的题词
10、《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精神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11、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焦裕禄 D.王进喜
12、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孤军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成为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毛泽东为此题词“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领导八百壮士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A.谢晋元
B.姚子青
C.黄梅兴
D.古大存
13、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年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材料中的“秀才”包括
①康有为 ②鲁迅 ③梁启超 ④张謇 ⑤徐悲鸿
A.②④⑤
B.②⑤
C.①③④
D.①③
14、如下表为《1980-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其中2000年以后出现大幅增长得益于( )
年份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进出口总额(亿元) | 570 | 2067 | 5560 | 23500 | 39273 | 116922 | 140971 | 166740 | 179764 |
占GDP比重(%) | 12.5 | 22.9 | 29.8 | 38.7 | 39.6 | 63.8 | 66.5 | 64.8 | 59.8 |
A.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直接推动
B.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15、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图7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中联军侵华战争
16、“(它)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该会议是
A. 古田会议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7、我们长大后,考上知名大学是有志青年的美好愿望,你说北京大学是我国历史上哪个事件留下的产物?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18、1952年的冬天,农民李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项直接相关?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进行了改革开放
C.实行了土地改革
D.西部大开发
19、下列是李大钊发表的文章,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青春》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0、近代史上,清政府第一次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较量是
A.鸦片战争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之战
2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会师;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确立了“______、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2、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①1860年,英法联军推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________
②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③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④1935年,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的爱国救亡运动:________
⑤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________
⑥1949年初,华北全境基本基本解放的战役:________
2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4、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__(人物);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__(人物)。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5)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是:
26、1980年,我国建立了 个经济特区,后来开放了广州、上海等 个沿海城市。
27、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 召开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30、____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31、写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六款。按照西历本年五月二十九日,即中历四月十二日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款系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条款内、第二款所载之各国各会各人及中国人民之赔偿总数。
……
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
第九款。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 、昌黎 、秦王岛、山海关。
第十款……(四)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
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明治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
材料二 “我们卫国从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队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导致了材料二这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发生,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2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说明了他怎样的决心?
﹙3﹚《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针对近年来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的纠纷,《马关条约》划线部分内容的签署,能够说明什么?﹙4分﹚
﹙4﹚近期日本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请你就此谈谈看法。﹙2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中国战场是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组成的。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创建了十凡个抗日根据地,消耗和牵制日军大量兵力,与正面战场友军在战略上构成对日军的夹击态势。仅抗战第二、第三周年日本对华北,千人以上的“扫荡”有109次之多,使用兵力在50万左右/其中1万人到2万人的大“扫荡”7次,3万人以上的大“扫荡”2次,还有一次6万人以上的特大“扫荡”。日本侵略军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感到极难对付,1939年12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在情报主任会议上惊呼:“华北治安之癌是中国共产党和他的军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与历史事件,并列举一例正面抗战的战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