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宜春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框格中的内容应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2、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沦断。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

B.粉碎敌人对陕北重点进攻

C.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4、下边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陈化成力战英军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抗击联军

D.聂士成天津殉国

5、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这是中国商务部会同中国4家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的广告片的镜头。广告片呈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该广告片的推出(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计划生育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7、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8、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前提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实施战略转移军事方针

B.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意在通过军事手段实现逼蒋抗日

D.认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9、 你认为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推动政治改革   B.挽救民族危亡   C.促进思想启蒙   D.发展社会经济

 

10、之所以说这场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起因和性质相同   B. 都是英国发动的   C. 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D. 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11、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精神 ②红船精神 ③抗美援朝精神 ④中国载人航天精神 ⑤改革创新精神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③①④⑤

12、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壮大

B.全民族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C.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日主战场.

D.敌后战场是抗日主战场

13、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根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B.是共产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C.是推翻清王朝并建立民国的起义

D.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帝斗争

14、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②说明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作用

D.②属于历史史实

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年代尺,②、④处应填(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B.德军突袭波兰       日本签署投降书

C.诺曼底登陆            德国进攻北欧

D.日军偷袭珍珠港   日本签署投降书

16、1984年6月3日,常州首批13家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实施这一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     

A.推进公私合营

B.增强企业活力

C.促进对外开放

D.确立市场经济

17、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 开启近代化进程   B. 宣传维新变法

C. 宣传推翻清王朝   D. 解放人们的思想

 

18、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是被第三世界国家用轿子抬进联合国的”。这指的是哪一届联合国大会(  )

A. 第23届   B. 第24届   C. 第25届   D. 第26届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二章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其他财产,不得侵犯……”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生产

B.分化农民

C.对富农、中农维持原状

D.稳定人心

20、1940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中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时事新闻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 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D. 平津战役开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近代中国涌现了一批代表历史的城市

(1)陈独秀在这里开始了新文化运动

(2)军旗升起的地方

(3)革命摇篮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红色首都

22、金田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________。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实行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4、平型关大捷:指挥:___________部队: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

2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20世纪60年代,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他带领人民治理“三害”,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2)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2012年,中国作家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6、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________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

27、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_________联合多个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____________”,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8、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_______窃取,他建立起________的统治。

 

29、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④___________结合起来。

30、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为实现中国梦,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2、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两弹”科技成就斐然,请列举一例。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3)请写出两位在“两弹一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他们身上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4)我国首位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2008年哪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其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012年加入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字是什么?

(5)哪位农业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33、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火药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坚船利炮),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外国制器之器(技术)……

——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Democracy和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中国的文武制度”指的是什么?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孙中山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在该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具体革命实践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