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盛唐气象, 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李白,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 了盛唐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不但没有击垮他, 铸就了他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形象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品格。让我们追寻他的人生阶段,探究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 。
A. 养育 高歌 也 天纵奇才
B. 培育 叙写 还 乱世枭雄
C. 培植 演奏 但是 绝世怪才
D. 孕育 谱写 反而 旷世英才
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是丁酉鸡年,2018年是戊戌狗年,2019年是己亥猪年。
B. 清明节,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因“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而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C. 老张对刚料理完父亲丧事的老王说:“家父刚过世,你要节哀啊。”
D. 处暑之后,天气慢慢转凉,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气魄(pò) 狂澜(lán) 胸膛(táng)山涧(jiàn)
B. 喧闹(xuān)榜样(bǎng)丰饶(ráo) 哺育(pǔ)
C. 气氛(fēn) 镐头(gǎo) 禾稻(dào) 惩罚(chěng)
D. 诧异(chà) 懊悔(ào) 默契(qiè) 字帖(tiè)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哺育(fǔ) 污秽(huì) 鲜为人知(xiǎn)
B.哀悼(dào) 亘古(héng) 晌午(shǎng) 白雪皑皑(ái)
C.譬如(pì) 累赘(léi) 迸溅(bìng) 盘虬卧龙(qiú)
D.服侍(shì) 字帖(tiè) 炽热(chì) 忧心忡忡(chōng)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垄 奥悔 澎湃(bài) 污言秽语(huì)
B. 祈祷 嚎鸣 取缔(tì) 锋芒必露(lòu)
C. 怪涎 亘古 粗拙(zhuō) 锲而不舍( qì )
D. 咳嗽 哺育 气氛(fēn) 慷慨淋漓(kǎi)
6、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斑斓(lán) 挚友(zhì) 家喻户晓 微不足道
B.哺育(pǔ) 憎恶(zèng) 契而不舍 不可捉摸
C.咀嚼(jué) 诘问(jié) 酣然入梦 气冲斗牛
D.呜咽(yè) 丰饶(ráo) 大庭广众 深恶痛绝
7、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豪华的凡尔赛宫,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 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上的“自由钟”,从空中往下看,真是栩栩如生。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爬到了黄鹤楼的最高层。
D. 我国的建筑设计师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应当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设计成果。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①不亦说乎
②三军可夺帅也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从文中划线句可以看出颜回具有什么高尚品质?请分析这句话是用什么手法来突出颜回的高尚品质的?
【4】文中有些学习方法时至今日依然有效。请列出其中一种,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的。
9、古诗文默写。
(1)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
(5)《卖油翁》中表现卖油翁技高一筹的句子: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的戏精老师
马海霞
①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姓王,胶东人,口音和倪萍早年报天气预报一个味儿,极普通的一句话,从她嘴里吐露出来便带足了喜感。
②我们是王老师带的最后一届毕业班,别看她年龄大了,可精神头儿一点也不输年轻教师。王老师家住在校园南侧的教师宿舍楼,从她家到教室不过十分钟,她每晚都到教室转一圈儿,有时课间还给我们讲她家孩子的事。
③王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习,典型学霸,心烦了或无聊了便做几道数学题解闷儿。大儿子读小学时,一次数学考试考了79分,回家后乐呵呵地把试卷交给王老师,王老师瞥了一眼成绩,二话没说,一脚将大儿子从里屋踹到外屋去了。王老师说她那次狠狠教训了大儿子一顿:供你吃、供你喝、供你穿,别的同学有的你一样不差,为何你才考了这么点分?
④王老师说这话时目光斜睨并绕教室一周,我等考试低分徘徊在中下游的同学,瞬间感觉自己的屁股也仿佛被王老师凌空踹了一脚,忙低头在心里自我检讨:对不起吃进肚子里的饭菜,对不起披挂身上的衣服。
⑤正在忐忑不安时,王老师突然将目光收回,笑嘻嘻地说,后来俺才知道,那次考试题出偏了,班里最高分就是79分,多数同学都不及格。大儿子这一脚白挨了,骂也白受了,但老妈打骂儿子只凭情绪,没道理可讲。
⑥王老师谈起小儿子就一肚子气。小儿子从小不爱学习,就知道调皮捣蛋,技校毕业后进了工厂干重体力活,也不好好干,老羡慕哥哥坐办公室,冬天有暖气烤着,夏天有风扇吹着。王老师谈到这里时目光又斜睨并绕了教室一周,总结道:这怨谁呀,上学时不好好学习,工作后后悔了,晚了!现在俺大儿子是镇党委书记。小儿子,哼,早被单位领导开除了。
⑦高考前,王老师动用了题海战术,我们每天做试题都要做吐了,想松懈时,王老师就在耳畔唠叨她大儿子小儿子的事,这鸡汤喝下去,我们又满血复活了。有时家长给我们施加压力太大,青春期的小火山刚想爆发时,便想起王老师当年的凌空一脚——那么委屈的一脚,她大儿子都忍了,父母供我们吃喝穿,偶尔吐槽几句,即使说错,也忍了吧。
⑧高考前一月,王老师对我们讲,这几天得保重好身体,千万不能生病,高考期间万万不能吃坏了肚子。她热情邀请,住校生可以去她家吃饭,如果觉得不好意思白吃呢,就自己买菜去她家做,毕竟自己做的饭菜卫生。这话王老师每天都在教室吆喝一遍,有同学小声嘀咕,王老师带两个班级数学,住校生算起来有四五十位,都去她家灶台上做饭,早饭得吃到中午呀。
⑨王老师耳朵灵,听到了,笑嘻嘻地回,俺这是客套话,知道你们不去才这样说的,但有俺这句话,是不是心里感觉很温暖,带着这份温暖好好备战迎接高考吧,孩子们!
⑩高考前一天,王老师又来教室转悠,又谈起了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这次剧情有了反转,小儿子因调皮捣蛋被工厂开除后,自己单干,现在已经是公司大老板了,买房买车,经济上比大儿子强多了。说着王老师撸起袖子抬起手腕,让我们看她的玉手镯,得意地说,价值一万多元呢,小儿子给买的。塞翁失马,谁也预料不了未来,尽力考就是了,考完就是胜利。考上好学校,将来走大儿子的路,顺顺利利;考不上,将来走小儿子的路,坎坷点,但有可能当大老板呢。两条 路都是金光大道,俺看都不孬。
(11)嘿,这王老师,捆绑了我们三年,临高考又来给我们松绑来了。
(12)高考结束后,天空突降暴雨,校园里的百年老树都被狂风连根拔起,那晚我们班里的走读生和住校生都没回家,聚在宿舍里吃散伙饭。王老师穿着雨衣也来了,她说她不放心,过来看看,每年她最牵挂走出考场的学生,怕有些学生考试发挥失常,考砸了,心里难过想不开。她看到我们每个人脸上都乐呵呵的,她就放心了。
(13)牵肠挂肚慈母心,我们哪能想不开呀,大儿子的路走不通可以转小儿子的路嘛。
(14)那晚,终于熬完了高考的我们,借着王老师这句鸡汤大醉了一场。
【1】文章主要记叙了王老师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⑦段画线句是哪类描写,有何作用?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4】文章以“我的戏精老师”为标题,有何作用?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理想
①屋里只有晨曦一人。茶几上,一盘饺子圆润饱满,整整十个。
②晨曦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新闻频道里正播报疫情,有多少疑似病例和确诊人数。画面切到医院现场,晨曦不禁坐直了些,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中一个个忙碌的白色身影。突然,晨曦的手颤了颤,伸向前,想要透过屏幕抚摸谁。电视里,一位女医生正向主任汇报情况,女医生不经意抬起头,口罩上方,露出一双明亮的双眼,眼尾微翘,和屏幕前的晨曦一模一样。
③妈妈!晨曦的眼角晶莹闪烁。终于见到妈妈了。
④晨曦出生在医学世家。除了住在一起的父母和外公,舅舅、姨妈、二叔、小姑也都是医生。因为医生的工作性质,晨曦家的春节聚会常常聚不全。今年春节,只剩她一人。
⑤从很小开始,晨曦便自己上学。虽然学校离家不远,可看着同学都有家人接送,自己形单影只,心里总不好受。小学午餐自备,小伙伴会互相分享,晨曦便一个人悄悄地拿着饭盒往外走,饭盒里有时是软烂的米饭和焦煳的鸡蛋,有时是皮开馅露的饺子,这是晨曦早起自己做的。偶尔父母在家也会帮她准备,不过爸爸总是点外卖,妈妈的烹饪水平有时还不如自己。外公包的饺子很好吃,但外公很忙,晨曦不愿给他添麻烦。
⑥这样的生活直接影响了晨曦的个人理想。晨曦百日抓周,家人在桌上堆满各式物件,晨曦一把抓起外公的银色听诊器。外公两眼眯成了缝,抱起晨曦亲了两口。全家喜笑颜开。到了幼儿园大班,老师问晨曦长大想做什么,晨曦不作声。老师引导着:想不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医生?晨曦听完大哭。这事传到爸妈耳里,两人对视片刻,沉默无言。小学时,语文老师让他们用“我的梦想”造句,晨曦咬着笔头半晌,看了眼饭盒,写了两个字:厨师。高中分文理科,妈妈问她以后想做什么,晨曦看着妈妈疲惫的双眼,说了一句:“只要不从医。”妈妈默然,摸着她的头,说:“妈妈对不起你,不过你长大就知道了。”
⑦如今,距离晨曦高考还有几个月。
⑧晨曦看看窗外,雾蒙蒙一片。突然,一个视频通话请求发来,晨曦紧张地点击确认。屏幕里出现妈妈的脸,微笑的双眼旁,是口罩勒出的深深印迹,左右脸都是暗红的褶皱。晨曦惊呼:“妈妈,怎么了?”妈妈笑笑:“因因,元宵节快乐!”晨曦的眼泪下来了,隔着屏幕轻轻触碰妈妈的脸,小声问:“妈妈,疼吗?”“不疼,你看”,妈妈凑近镜头,“偷偷告诉你,人们说这是‘天使印迹’。”晨曦破涕为笑。“囡囡,妈妈对不起你。”晨曦用手抹了抹眼睛,使劲摇头。“李医生,杨主任找您。”晨曦妈妈回头示意了一下,看着晨曦说:“囡囡,妈妈、爸爸和外公很快就回来了。家里,就交给你了。”晨曦认真地点头。
⑨视频通话就这样结束了。晨曦抬头看了一眼客厅墙上挂的一幅字,那是十年前外公写的——大医精诚。四个字,苍劲有力。
⑩时钟滴答滴答,雾渐渐散了,月光洒进房间。晨曦坐在书桌前,手边是一副银色的听诊器。她咬着笔头,看着作文纸上“我的理想”四个字,工整地写下了第一句话: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和我的爸爸,妈妈、外公一样……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钟丽琳)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一盘饺子“圆润饱满”,与下文的“皮开馅露”形成对比,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晨曦的成长变化。
B.听说晨曦在幼儿园被问到想不想像爸妈一样做医生时大哭,爸妈沉默了,他们对女儿的表现感到失望。
C.第⑩段中“雾渐渐散了”与第⑧段中窗外“雾蒙蒙一片”相照应,显示了时间的推移,并暗示晨曦思想的转变。
D.第⑨段的画线句看似闲笔,实则通过字的内容和特点,赞美了医生的职业精神,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
【2】根据④―⑥自然段插叙的内容,简要概括晨曦成长中的经历。
【3】请根据第⑧自然段中晨曦与妈妈视频通话的细节描写,分析晨曦的心理。
【4】前文晨曦多次表示不愿从医,但文章结尾,她作文的第一句话却是“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作者这样安排合理吗?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12、按要求作文
细微处见真情,细微处见成功,细微处见幸福……亲爱的同学,你把目光投向过生活的细微处吗?
请以“ 就在细微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