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金陵指的是下列哪个城市(  

A.南京

B.北京

C.洛阳

D.开封

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

D.牌匾

3、苏轼66岁在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这首自题诗,道尽一生坎坷,但是仍然表达出豪放的性格,他觉得自己在政治生涯里,引以为自豪做出政绩的地方是黄州、儋州和(    

A.密州 B.杭州 C.湖州 D.惠州

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始皇故陵、大明宫词……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瑰宝,承载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浅斟低唱。

②韩天宇将在自己的主项1500米比赛中率先登场,经历伤痛折磨之后的他能否再在冬奥会拿下中国队的第一块奖牌,大家都侧目而视

③“我们这庆祝春节的形式很多,有舞龙舞狮、地花鼓、花姑灯等,”总设计师葛琼娇如数家珍,“其中一些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正月初一,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的海南省博物馆热闹非凡,前来参观的人不绝如缕,正在展出的三大精品展令参观者流连忘返。

⑤春节是喜庆的节日,也是团圆的节日。辞旧迎新之际,亲人的问候,香喷喷的年夜饭,让千百万海外华人华侨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⑥我父亲曾在茶余饭后褒贬过:“你曹叔喜欢古诗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A. ②④⑥   B. ①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优美的风景描写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中如果缺失了风景,就像我们的生活环境消失了湿地一样,拥挤,干燥,没有活力。我们对文学的记忆,很多都与优美的风景相关。古代文学中那些名篇,比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至今仍然让我们流连于大自然之美,鲁迅、茅盾、老舍、沈从文等现代作家笔下的浙东、京城、湘西等地的风俗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写照。

为什么当代小说创作中缺少优美风景?作为文学作品“非遗性”的风景描写越来越少,粗浅的情节和离奇的故事代替了细腻的叙述,人物像空壳似的浮动,不接地气,灵魂苍白。造成这种风景描写缺失的原因首先在于商业文化不断介入日常生活,对作家写作产生了潜在影响。20世纪末兴起的畅销书文化、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字的核心是商业文化。获得更多的读者,赢得更多的观众,获取更多的点击量,才能产生眼球经济、商业效应。这些以流量为终极目标的商业文化对当代小说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消费故事、消费情节,而景物描写在快餐文化里属于累赘物,影响阅读观赏的节奏。快节奏是畅销书最大的特点,而风景属于“慢”的书写,当然被弃之如敝屣。大量作家加入影视剧创作,为影视剧写作输血,但影视剧本基本是场景加对话的模式,哪有风景生存的空间?网络文学本质上是商业资本运作的产物,流量的需求使写作变成情节和悬念的无限叠加,风景描写最多也是调节气氛的缓冲,你想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欣赏到优美的风景描写那是走错了门。

风景描写的缺失还是作家对经典文学的生疏和缺课造成的。网络文学和畅销书这些类型文学写作的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网络文学的无门槛进入,使一些年轻作家走上文坛,不是从经典文学入门,而是经由畅销书和网络文学进入创作,他们缺少对经典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文学经典,无论中外,都有大量的风景描写。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情景交融,所谓“言外之意”“境外之境”,都是基于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如此,“美人芳草”的《楚辞》亦是如此。唐诗宋词更是留下无数情景交融、脍炙人口的风景经典。至今被认为是中国长篇小说高峰的《红楼梦》里的风景描写更是无与伦比。

一些作家片面地理解现代小说和后现代小说的理念,认为风景描写是古典主义的,田园风光与现代小说不是同一个频道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的写作追求扁平化,放弃象征的深度模式。但后现代主义的扁平只是对那些概念化的象征之塔的摧毁,景物描写依然被作为小说的有机体来看待,只是在使用时更为谨慎,也更为精妙。现代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叙述的艺术,而叙述的艺术往往是叙述视角的艺术。现代小说在打破传统小说的全知全能叙述视角的基础上,新生出很多叙述视角,用不同的目光去观察世界、社会和人生。叙述视角看到的、表现出来的事物正是作家心灵的投射。从文艺创作心理学的角度看,今天小说家笔下风景的缺失,正是心灵深处某种精神的缺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文学的境界,存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但又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情”是作家内心的存在。法国新小说派强调“物化”与“无我的零度”,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上的追求。思想的匮乏、哲学的贫困,造成了心灵的空洞,也造成眼睛的空洞。

(摘编自王干《为何现在的小说难见风景描写》)

材料二: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向内转”的文学理论思潮,呼吁文学叙事要重视“内宇宙”。作家创作曾经一度受到这种理论的深刻影响,类似“心理现实主义”“意识流”“哲理小说”的作品大量出现。即使文学作品里有风景描写,却也仅仅成为“小摆设”,很难与人的心境达成对视与默契。可以说,这股“向内转”潮流的余波延续至今,多数作家“离开”风景的时间已经太久。从接受的角度来看,由于当代传媒对读者阅读耐心的“掠夺”和覆盖,影响以至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使其逐渐失去阅读的耐心而追逐阅读的快餐化。读者群对传统叙事方式和样态的放弃,不仅意味着阅读方式的改变,而且很有可能从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家的写作选择。

当代社会生活过快的节奏,包括现代性、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都潜在地侵蚀、打破人内心的宁静,改变着人与时间、空间的平衡关系。人们更加专注、聚焦内心的事物,虽然居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却无暇眷顾周遭万物有灵的环境,渐渐失去拥抱自然的乐趣和融会环境的能力。而对于风景的书写来说,就是要重构人与世界的深层联系,重绘人文和自然的生态,重建叙事的生机。由此,作家内心略显逼仄的意绪,才可能慢慢被自然风景的那种美与纯真所销蚀、融化。我们在阅读有风景描写的作品时,之所以会产生特别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们描摹了足以令人震撼、感动甚至是净化内心的美妙风景,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大地、阳光、空气的融合。它充满神性,让我们在感官的互联中倾听大地的心跳和阳光的私语。由此,作家和读者都成为自然之子,体悟到风景与叙述情境之间的神奇联系。换言之,我们的时代需要能够真正切入现实、历史,人生及其命运的风景,需要书写出那些能触摸到时代气息的“大风景”联通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世界的感人至深的心灵通道。

(摘编自张学昕《书写能触摸到时代气息的“大风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美的风景描写是小说里的湿地。风景在小说中不可替代,甚至可以成为地区的文化符号。

B.畅销书文化、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学共同的特点是消费故事、消费情节,而忽视了景物的描写。

C.中外文学经典都有大量的风景描写,《红楼梦》更因超凡的风景描写成为中国长篇小说高峰。

D.现代小说创新出很多叙述视角。今天的小说往往缺失了风景,反映出的是某种精神的缺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优美的风景描写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没有优美风景描写的作品不可能成为经典。

B.以流量为终极目标的商业文化消解了高质量的风景描写,可见小说的文学性与流量无法兼顾。

C.读者阅读习惯可能影响作者写作选择,故提升读者审美情趣或许能促进优美的风景描写回归。

D.作家通过风景的书写去感动甚至净化人们的心灵,是重构人与世界的深层次联系的必由之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中不乏对马孔多的景物描写。

B.余华曾经的“先锋”经历,让他更多关注人性和心理深层的隐秘,致力于内心的风景的描摹。

C.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用大量古典化语言描摹想象中的江湖风景,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D.莫言在《红高粱》等作品中将风景塑造成主体精神的象征,读者因此纷纷打卡他的家乡高密。

【4】材料一论题为“为何现在的小说难见风景描写”,但第三段却提到了中国古典诗歌。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5】我市作协准备召开本土青年小说家创作论坛。请结合材料以“找回优美的风景描写”为主题向与会作家提几点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古诗文默写。

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荆轲刺秦王》)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氓》)

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8、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君子之风》)

(2)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诗经·氓》)

(3)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   (晏殊《蝶恋花》)

(4) ,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无衣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行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

(3)客心洗流水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______________ ,两朝开济老臣心

(6)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通过写人的活动来表现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的。

(2)李白《将进酒》中,借曹植故事来劝朋友一尽饮者之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写登高远眺,其中用“______”的比喻写所见山景;下阕追怀历史时,又用“_______”的比喻形象地写出建都南京的朝代频繁更迭的史实。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山道中

赵沨

小穀城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

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兴数往还。

(注)①黄山:一名穀城山,在山东西路东平府东阿县境内。诗中的小穀城即东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题,写黄山位于小城附近,山路的艰辛暗示黄山风光非同寻常

B.“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两句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句法相同。

C.尾联写诗人对黄山美景的喜爱已深入膏肓,决意今后一定常来此游览玩赏。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议论,尾联补足颈联余意,结构匀称谨严,浑然一体。

2诗人赵沨因“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两句而被称为“赵驴”,请赏析这两句好在何处。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味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猪。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足下弃反天性,冠带   捐:拿出,取出

B. 此非人力,天之所也   建:辅助,帮助

C. 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孰与:与…比,谁更

D. 以其党为守   假:代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可乃比汉王/ 臣诚恐见欺秦而复赵

B. 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大悦陆生/ 赵王斋戒五日

D.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南越王/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 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 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具北面受命怀王…”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贾极具政治才能。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6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袁枚说:“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随园诗话》)大意是,平时要向古人学习、借鉴,从而厚积学问;到自己动笔之时,就不要受古人的束缚,而要把自己文章的风格、神韵展现出来。

学习写文章是如此,其他领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要知道,学习、传承固然是好事,但没有思考,没有创新,就难以谋求发展。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