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靠近) ②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夸耀)
③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审问) ④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
⑤纵一苇之所如(听凭) ⑥浸为小渠,冬夏不枯(浸没)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⑥
2、对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标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标志整体突出一个书法“冬”字,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B.标志中的“冬”字的上半部分变形为一个滑雪的人形,指出了冬奥会运动项目。
C.标志中的“冬”字的下半部分与后面的图形组成了“2022”,指出了冬奥会的举办时间。
D.标志中的五环凸显了冬奥会运动的主题,并且象征着我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⑥欲不战以老秦师
⑦富国强兵
A. ①③④/②⑤/⑥⑦ B. ①②⑤/③④/⑥⑦
C. ②⑥⑦/③④⑤/① D. ③⑥/⑤⑦/①②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凄凄不似向前声 B.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 猿猱欲度愁攀援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为人处事,不要过于圆滑,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方枘圆凿,刚正有节气。
②2017年12月10日,西安经开区保安李国武在徒手托接一名坠楼女子时不幸被砸身亡。全社会发出了向李国武学习的号召,去其家中凭吊的人也不绝如缕。
③ 北京大学建校初,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④ 有人希望,黑人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⑤佚名叙述者描述了离经叛道甚而多是骇人听闻的故事,用语却是冷淡,或可以算上平常的语句。
⑥ 她虽然一介弱女,却也并非不明大义,更非营营攻苦之人,她能深刻理解父亲送己前来的一片苦心,也能深刻理解“朝廷幸甚,天下幸甚”。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6、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脚步声
陆文夫
①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
②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我常常在黎明前黑暗中走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
③不过,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④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⑤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⑥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⑦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股清洌的水穿过了心头。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⑧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⑨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散文·海外版》略有删节)
【1】结合全文看,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谈谈你对文中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
【3】请赏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和作用。
【4】文章中的“脚步声”有哪些含义?试结合全文探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一组比喻,最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形、声两方面勾勒赤壁壮景。
(3)韩愈《师说》是写给李蟠的,文末“____________”说明李蟠的儒学素养,而“____________”点出了给李蟠写文章的原因。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天降大任于某个人,让他形体受苦,精神受折磨的目的。
(2)《芣苢》中用重章叠句法,多次写芣苢茂盛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写采摘过程中,从茎上成把地握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广阔宇宙,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慷慨激昂。
10、(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惨象,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2)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鸿门宴》)
(3)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____________ ,庄不得击。(《鸿门宴》)
(4)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由湘江秋景引发的感慨之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5)一日克己复礼, ___________。(《论语》)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花气袭人”从嗅觉的角度,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C.“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初春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联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乐趣。
【2】本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概括。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及到,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是岁风雨顺节,谷稼丰衍。其产子者咸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为“任”。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节选自《后汉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
B.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
C.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
D.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的意思是感到惊奇,“惊”与《阿房宫赋》“雷霆乍惊”的“惊”含义不同。
B.周的意思是指救济,“周”与《张衡传》“复盖周密无际”的“周”含义不同。
C.宦指代官场,“宦”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宦游人”的“宦”含义相同。
D.诣的意思是到……去,前往;“诣”与《促织》“执图诣寺后”的“诣”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延年少时好学,通晓经典书籍,被太学中人称为“任圣童”,刚刚成年,就担任会稽都尉之职。
B.任延特别礼敬名士,以师友之礼对待董子仪、严子陵等人,并打动了一直不愿意出仕的龙丘先生。
C.任延担任九真太守期间,重视改变民风,他命令百姓铸作田器,教他们开垦荒地,解决生计问题。
D.任延蒙皇帝亲自召见,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他觉得为了自己的声誉迎合上官的做法是错误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到,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
(2)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爱因斯坦说:“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现象我不太感兴趣。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