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离不开酒。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唐代文人之醉酒,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

总是

如果

/

但是

从而

B

与其

所以

虽然

反而

/

C

如果

/

固然

因此

D

可是

倘若

那么

/

所以

 

 

A. A   B. B   C. C   D. D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诈骗分子在冒充各大银行套取事主银行卡密码后,事主才意识到账户被盗,但是为时已晚,账户里的钱被一笔笔地迅速转走。

B.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C.10月1日,近10万名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国庆升旗仪式,现场放飞了一万多只白鸽送出美好祝福。

D.《战狼Ⅱ》的热映启示我们,世界正在奖励认真的人,拍好主旋律电影不是打上“主旋律”的旗号就万事大吉了,用心才是制作电影的正确态度。

3、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隧道       吊胃口       拔刀相助

B.教诲       镇静济       大相径庭

C.鄙薄       拉杆箱       励精图治

D.销毁       白炽灯       无动于衷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浑将军出塞(节选)

高适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注)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士会离秦时, 绕朝赠之以策。“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此喻报捷之诗。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敌兵入侵、羽书飞至发端,渲染了边疆危急、形势紧张的氛围。

B.“宝刀昼夜鸣”想象奇特,且与“画角三四声”对比,构成人物活动背景。

C.诗歌多角度写人,如“甘”正面写心理,“一年” “万里”是从时间、空间角度描写浑将军豪迈的“意气”:只要能为国杀敌,确保边疆,就是转战“万里”,“辛勤”经年,也算不了什么。

D.结尾连用两典,希望浑将军不要忘记临行时所献破敌之策,早奏凯歌。

5、“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孙武、孙膑、孙文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58%。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到馆5.1次。

(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材料三:

年份

省级馆

市级馆

县级馆

合计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2010年

1780.1

300.0

2692.0

641.0

5253.4

453.2

9725.5

1394.2

2011年

2004.1

500.0

3863.7

377.0

5329.4

575.3

11197.2

1452.3

2012年

3102.0

500.0

5646.6

467.0

7433.5

648.2

16182.1

1651.2

2013年

4462.9

700.0

5656.1

544.6

8628.7

803.9

18747.7

2048.5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薏阅读空间》)

1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城镇居民从未去过图书馆。

B. 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低于美国,人均到馆次数也低于美国。

C. 从材料三的数据对比可知,各级政府都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拨款最高。

D. 由材料三可知,2010-2013年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都在逐年增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由于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所以在网上迅速“爆红”。

B. “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的地理环境和服务设施,都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C. 河南许昌公共图书馆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滨海新区图书馆历史悠久庄严肃穆,但都很受欢迎。

D. 许昌玻璃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阅读,实现了阅读“零门槛”,让书香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3请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书香社会”。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请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_______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咏而归。

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

③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8、补出下面空缺处。

(1)不应有恨,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3)_________,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

(4)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6)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________;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卷)

(8)______,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2)怀古之思,景虽相同,人各有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如画江山,赞叹“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面对永恒的江山,就只能感慨“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用“_________”两句来写与之来往的客人都是儒雅博学之辈。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 ”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又如“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描述浔阳的音乐粗鄙到难以入耳,又用“____________”描述听到琵琶女演奏后心旷神怡的感觉,对比强烈。

(2)荀子的《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观点内容一致。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了“士大夫之族”讥笑别人称“老师”称“弟子”时的心理。

1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中国古典诗歌在写景中蕴含深刻的感悟与思考。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物是人非的体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李白的诗歌创作善于借用神话传说,如写蜀道两侧山峰耸立和谷中水流湍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美。

(3)人生之路上,希望大家记住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的告诫,像《劝学》中“________,功在不舍”那样坚持学习,永不懈怠。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一向:一晌,一会儿。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晏殊性格刚简,虽然几乎天天过着性情中的诗酒生活,但始终对人生怀有审慎的理性态度。这首《浣溪沙》即是晏殊在一次宴席之后所写下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一向年光有限身”直抒春光易逝,盛年难再之叹,造语精警,动人心魄。

B.正因为人生短暂,所以“等闲离别”一次平常的分别,也会让人“黯然销魂”。

C.本词中“落花”这一意象与晏殊另一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落花”意象特点相同。选取的都是庭园中眼前所见的景物,细腻轻巧。

D.结句是说与其徒自伤感,不如抓住眼前欢乐,体现词人想摆脱痛苦,把握当下的人生态度。

【2】本词气势豪迈、格调高远,用刚健之笔写沉郁之情,请结合下片从意象选取、情感表达的方面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病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②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①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小雪珠)。’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③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②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①知几其神乎:知道事物变化的微小征兆,那就是神明。②卿子冠军:公元前207年,秦围赵,义帝封卿子冠军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救赵。途中卿子冠军畏缩不前,项羽杀之,率兵破釜沉舟,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

1根据文章第①段,分析迫使范增离开的原因。

2作者认为范增应该何时离开项羽?(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3第②段引用《易》与《诗》的内容,用意何在?

4作者在第③段阐述了范增应及早离开项羽的理由,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项氏立楚怀王孙心而后又杀之,可以看出项氏是出尔反尔之人,因此范增不宜留在这样的人身边,应该早早离开。

B.范增是立义帝的谋主,义帝的存亡与范增的存亡福祸相依,因此范增应该早些离开项羽。

C.项羽杀卿子冠军时,就显示出对义帝的不满,范增必受牵连,因此他应该早早离开项羽。

D.项羽多疑在先,而后陈平谗言才会如虫蚀物,义帝被杀就显示出项羽必将怀疑范增,因此他应该早些离去。

5纵观全文,简析作者对范增的思想情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个世界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在科技领域,有合作,也有打压和制裁。而“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华为早在 2012 年就开始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统,直到今日依旧没有放弃,每年依旧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因为这是华为的秘密武器,是为了“最坏情形”做准备的。

2019年8月9日,华为发布全新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8月10日,全球首款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终端——荣耀智慧屏正式发布。据悉,鸿蒙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诸多思考,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联想,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见解。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