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2025年高考模拟(七)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为了不让英雄的母亲________,排长说,我们________给英雄的妈妈写信吧。

(2)蒙生妈生前对我说,她早就________蒙生不在了。为了让你们________打鬼子,要我坚持给你们回信。

2.你觉得不平常的信不平常在哪里?读了这封不平常的信,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字词。

1.透过动物馆的玻璃门,我们看到了凌空舞蹈的qīng tíng_____,展开双____飞翔的biān fú_____shuài________食的羚羊,还看到了动作mǐn jié_____的老yīng____、反应迟dùn____的蟒shé____,以及正dūn____坐一旁,连连发出nù hǒu_____声的恐龙。

2.那只tān____玩的小猫太tǎo yàn_____了,它一来,我家的花草就zāo yāng_____了。

3、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   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池草( ),山花( ),鱼出( ),鸟入( )

(2)河水( )天气( ),小( )蛙大眼睛。

(3)夜来( )( )( ),花落知( )( )

(4)桃花潭水深( )( ),不及汪伦送我( )

(5)举头望( )( ),低头(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烂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徜徉:________

姗姗来迟:________

【2】第一节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上描写了白桦的美。(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局部

D.拟人     整体

【3】诗歌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桦的美?(多项选择)(    

A.满身的雪花

B.雪绣的花边

C.洁白的流苏

D.在朝霞里晶莹闪亮

E.雪中的树枝

【4】读了诗歌,我觉得白桦象征着________的人。

【5】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下列词语。

供: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从“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人们农活的繁忙。

【3】诗作第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解释词语。

潇洒:_________

朦胧: _________

晶亮:_________

【2】找出诗中的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诗歌的描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浑  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乘机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  恶)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垛  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浑  混)________     (噩  恶)________     脚一________(垛  跺)

2小金花和她妈妈是怎样救出老王的?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3文中划线的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1】这段话是按照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写的,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细节描写对全文表达中心的作用是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习题。

端午日

①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这一天,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这一天,就连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②划船的事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③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浆的节拍。一船快慢靠鼓声,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总有人在水边放些鞭炮表示胜利。

 ④赛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把三十只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大雄鸭,放入河中,让军民自由下水追赶。谁捉到鸭子,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⑤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选文有改动)

【1】填空。

文中第①自然段中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了观看龙舟赛的人___,涉及的面____,具体写出“全茶峒人”过端午节的_________

【2】第③段中,“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这句话,能不能把“划”换成“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详细描写哪一个场面?从详写部分中哪体会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精益求精话德国

欧美发达国家中,德国人素以勤奋能干而著称。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为“公蜂”。在我供职的医院里,医生护士超时工作,科研人员加班加点,早已司空见惯。身为我的“老板”的室主任,周末也时来实验室“公干”。

但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与想象中的争时间、抢速度的行为大相径庭,不由得令人怀疑所谓“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说。比如大学里修缮房子,脚手架一支几个月不见卸,其实也就是给墙壁涂涂漆;医院里更换一段路边栏杆,叮叮当当,不紧不慢,捣鼓了将近半年。有时我都替他们着急。然而竣工以后观工程之成色,又不得不叹服其质量之优。原来,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们普遍遵循的信条。办一样事,计在百年。始作时多投入财、力、工时,乍看似有些“浪费”或“没必要”,却保证了完美无瑕、一劳永逸,虽慢犹快,真是高效率。

 应邀访问汉堡时,住在德国朋友家里。那栋私宅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但看上去簇新簇新的。墙皮粉刷了快20年了,仍色嫩如鲜乳。厅内拼色大理石地面,光洁映人;镂花墙板、楼梯扶栏及门窗均油光锃亮,没有一点饱受风霜的痕迹。主人骄傲地向我们介绍着这先人的杰作。恩格思故乡的空中悬吊电车系统,建于百年之前。它逶迤于水面之上、沿河凌空飞架,长约30里,横穿全城。既解决了市内公共交通,又省却了路轨占地,乘客还可以凭窗俯眺,饱餐山城秀色,现已成为该市及全德的著名观瞻景点,可谓一举多得。据介绍,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前人的远见卓识、奇妙构思、精巧设计,以及“铁龙”之耐用,运行之有效,令人赞叹。正是由于不片面追求“多、快”,而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做到“好、省”。其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引号的作用。

(1)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介绍德国人令人佩服的地方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看出德国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读书吧。

《天鹅的故事》(节选)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kū kuō)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yuán yán)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有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破冰勇士”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破冰勇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可用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4】看到天鹅群齐心破冰的场面,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等名句。

14、开心阅读

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说:“长得离好。”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他们走到一个四面有围墙的(圆 园)子旁边。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得意地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摇大摆地走进门去吃里面的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们去找老牛(评 秤)理。老牛说:“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用“/“划去横线里不正确的字。

【2】在文中找反义词。

矮——______里——______短——______

【3】圈一圈,标一标。

①根据意思在短文中用“〇“圈出词语。

a.形容非常满意时的高兴心情。

b.形容走路挺神气、一点也不在乎的样子。

②羊想吃到树叶是怎么做的?在写羊动作的词下面打上“√”。

骆驼想进门吃草是怎么做的?在写骆驼动作的词下面标上“△”。

【4】读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缩句)

____________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用“说”表达的句子。

林林又遇到大麻烦了,这回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她无可奈何地说:“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没想到母亲这样轻。  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两句合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鱼游到了小溪里。小鱼游啊游,游到了小溪里。

兔子跑到了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加工厂。

(1)林冲打败了洪教头。(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枝绿的可爱。(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能说会道

在庆祝国庆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少年中国说》展开讨论。主持人说: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有强国梦想,结合今年的阅兵式,你觉得他的心愿实现了吗?兰兰第一个发言说:_______。明明也____地说:__________老师赞许地说: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