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孩________ 如________ 桃________ 极________ 每________ 洋________
该________ 娃________ 跳________ 级________ 海________ 羊________
2、我能把关联词语填在句子里。
(1)秦国( )不敢进攻赵国,( )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
(2)花生( )外表不好看,( )很实用。
(3)(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读一读,填一填。
(1)“包”的读音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
(2)“作”的偏旁是:________,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3)“笔”的部首是:________。
(4)“木”加一笔是:________或________。
4、写出下列同音字。
xiáng慈( ) ( )细
zhǎn( )新 ( )钉截铁
mó( )天大厦 ( )仿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你想起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又会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不仅有哲理也有爱国如:“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还有离别如:“________,________”
2.《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给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
3.遨游语文天地,本学期我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______还知道人们根据蝙蝠探路原理发明了 _________ ;认识了______________的王戎、_______________的普罗米修斯。
6、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1.这两首诗都用了( )的手法,第一首明写( ),实质要表达自己( )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 ),赞扬了它们( )的精神。
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 );“尔”的意思是( )。
3.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本学期在百花园中学过一首陈毅的《青松》,请你把它写下来。
7、轻松阅读。
在我的窗前, 在朦胧的寂静中
有一棵白桦, 玉立着这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在灿灿的金晖里
披了一身雪花。 闪着晶亮的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白桦四周徜徉着,
雪绣的花边潇洒, 姗姗来迟的朝霞
串串花穗齐绽,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洁白的流苏如画。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徜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姗姗来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描写了白桦的美。( )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局部
D.拟人 整体
【3】这首诗写了白桦满身雪花,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__________之美,它是_________的象征。
【4】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
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繁星(七一)
冰心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节选)
管桦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上面的诗歌和歌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母亲对孩子(______)和孩子对母亲(______)。
A.深深的依恋 B.深深的爱 C.殷切的期望 D.深深的款意
【2】对《繁星(七一)》中加点词语的解,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形容这样的回忆非常多,像潮水一样漫上来,使作者整个人都沉漫在这样的回忆之中。
②形容这样的回忆给作者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永远不会模糊、消失。
③从中能够感受到人的回忆是非常珍贵却又非常容易消失的。
④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永不磨灭”“刻骨铭心”等。
【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下面两幅图,图(______)对应《繁星(七一)》,图(______)对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填序号)
【5】你有怎样永不漫灭的回忆?仿照《繁星(七一)》中画“___”的部分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节选)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1】像“叽叽喳喳”这样表示声音的词,我还能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运用_________的方法,我理解“井然有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我能根据选文内容连一连。
小麻雀 高空盘旋、展翅滑翔 叫人敬佩
蚂蚁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雄健勇猛
老鹰 井然有序、勇敢忠贞 叫人愉悦
【4】生活中,小动物也带给我不同的感受,选择一种,仿照选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鹰让作者体会到大自然的可怕。
B.小动物的表现让作者感受到大自然无限的乐趣。
C.不同的动物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一样的。
10、阅读《失去的一天》片段,回答问题。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 )刚犁过的田地上,说:“昨天这里还是一( )收割完的麦茬,今天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
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基脚,可现在已经是一( )用砖砌好的墙啦。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 )白色的大楼跟前,这里散发着面包的芳香。
“这是面包房。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馋涎欲滴……这是面包师一天的工作。”
最后,母子俩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指着一( )大书架说:“这些书是今天大家看完后还来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样这么多的新书。”
“可我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作“失去的一天”。
【1】我会把下面量词填入括号里。
块 个 座 堵 片
【2】这一天人们都干了什么呢?写一写。
拖拉机手:
砌工:
面包师:
图书管理员:
【3】佩佳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对“失去的一天”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类文阅读。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时候也吃鸟蛋。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坐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食物塞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冬天,它们有时候也用爪子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雪底下的食物。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画笔,皮可以做衣服。
(1)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 )
A.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到有兴趣。B.愉快;高兴。
②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 )
A.保藏。 B.蕴藏。
(2)反义词我会写。
暖和——( ) 喜欢——( )
安全——( ) 遮蔽——( )
(3)按文章内容填空。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短文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节选)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填一填。
端着( ) 盛满( )
【2】泼水的时候,周总理是怎样做的?用“ ”在文段中画出来。
【3】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这场面,给“我”的感受是( )
A.不太友好
B.热闹亲切
C.非常乱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rèn)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折磨自己,同时也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是关于爱和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爱。
当她一觉醒来,突然明白,能(zhěng)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的(jiǎn)。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xì)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了两片多彩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
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注音的汉字。
rèn | zhěng | jiǎn | xì |
柔________ | ________救 | ________ | 云________ |
【2】“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指________。
【3】在“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4】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前五段和后六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那句话是________
14、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做事要有主心骨
——读《爷爷吃鸡蛋》有感
读罢短文《爷爷吃鸡蛋》,禁不住为短文一气呵成拍案叫好,又为书中的爷爷被当今社会膨胀的信息,搅得无法吃鸡蛋的窘态忍俊不禁。
其实,不就简单的吃鸡蛋吗?然而各种媒体的信息却频频向人们发出忠告——广播里特意关照:“鸡蛋一定要煮熟,不然细菌杀不死。”报纸上醒目提示:“鸡蛋千万别煮熟,否则营养全无。”电视里娓娓道来:“鸡蛋可别烫着吃,要不容易致癌。”……爷爷听了广播,把拿在手里的熟鸡蛋又放回锅里接着煮;看了报纸又把锅里的鸡蛋迅速捞起;瞅了电视,转过身又将捞起的鸡蛋投到凉水里。最终爷爷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无心吃鸡蛋了。显然作者缩短时空,通过巧妙的构思,使情节戏剧化了,但我在哈哈一笑后,便陷入沉思——
爷爷吃蛋难,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难,作业难。家长对我倾注了十万分的爱心,打心窝里盼我好。奶奶悄悄地把我叫到跟前,特别嘱咐:“缨缨,清晨记忆好,多读书。”妈妈见状拽了我一把,刻意关照:“缨缨,早上时间紧,晚上学习踏实。”爸爸听了,又将我拖了过去,认真叮咛:“缨缨,晚上要早睡,最好下午学。”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地好心相劝,弄得我左右为难,手足无措。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大声问他们:“你们说到底什么时候学习最好?”我这一发小脾气,还真灵,三种劝告戛然而止。
我的学习与爷爷吃蛋遇到的难题如出一辙,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各种媒体告诫人们不吃熟蛋,不吃生蛋,不吃烫蛋……他们各有各的理,爷爷一味盲从,缺乏主见,才陷入困境。倘若爷爷有主见,就应该认真分析吃熟蛋,吃生蛋各自的利弊,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来选择吃蛋的方法,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对于我的学习,也应区别早、中、晚不同的时间,依据各门功课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我通过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拿出了自己的主见:早晨记忆好,选择读课文,背单词;午后时间短,抽空请教老师、同学,解疑难;晚上环境好,适合写作文,解难题。就这样,我不但采纳了家长们不同意见的合理部分,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读了《爷爷吃鸡蛋》不仅让我开心一笑,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笑之后我得到了新的启示:面对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切不可轻信盲从,我们要做把握信息的主人,不做仰仗信息的奴隶。这就是——做事要有主心骨!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成语填写在横线上。
①忍不住要发笑。________
②手和脚不知放在哪儿好。形容慌张,不知怎样办好。________
③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多指言行)非常相似。________
④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二自然段概括写《爷爷吃鸡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
第三自然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________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我”经过思考,悟出一个道理:
________
【3】结合短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做事要有主心骨!”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
15、缩句。
(1)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例句,按要求写句子。
①有一种叫做“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要求:注意带点部分,仿写一种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要求:注意带点部分,仿写一组连续动作。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流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后的六盘山空气清新,漫山遍野的树木一片碧绿,景色真美。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读例句,体会人物的内心,再以“久别重逢”为境,照样子写。
例句: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情境:久别重逢
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济南的冬天可真冷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写句子。
例: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
爱是____________,给人以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做。(8分)
(1)公园里有菊花。(扩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更辉煌,一定要努力学习。(修改病句)
_________
(3)汉字难道不美吗?(改陈述句)
(4)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修改病句)
21、习作。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秋天的树林、公园的池塘边……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请选择一处身边的美景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迹工整,字数3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