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冬——(____)(______) 亭——(____)(______)
到——(____)(______) 只——(____)(______)
2、小练笔。(选做题)
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艳阳高照,那是日神在欢笑;大雨倾盆,那是雨神____;雷声轰鸣,那是_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_,那是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bái huà xiá zhǎi xiāo fáng zhì xù
sǒng lì sī háo pí qi hū xiào
4、造句。(6分)
仔细地……
热爱……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全神( )注 别出心( ) ( )涌澎湃
一望无( ) ( )飘带舞 排山( )海
(1)请写出画“______”词语的近义词:__________。
(2)从上面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显得那么( )。
(3)从上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拼音。
川 ( )
少 ( )
伤 ( )
【2】请将相应的诗句意思填在括号内。
( )百川东到海。 A.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 )何时复西归? B.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 )少壮不努力, C.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D.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谚语或诗句。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古诗三首(节选)
示儿题临安邸(dǐ shì)
[宋]陆游 [宋]林升
死去元知万事空,山外青山楼外楼,
但悲不见九州同。西湖歌舞几时休?
王师北定中原日,暖风熏(xūn xǖn)得游人醉,
家祭无忘告乃(lǎi nǎi)翁。直把杭州作汴(biàn piàn)州。
【1】用“/”画去诗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诗中加点字的意思。
(l)元:______ (2)邸:______ (3)休:______
【3】解释下面诗句的意思。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_____________
【4】结合资料,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资料一:作者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在家里又受到很多的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战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加入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因为他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在陆游85岁时,当他听闻朝廷北伐彻底失败的消息后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公元1210年除夕,陆游病逝,临终前留下了《示儿》这首绝笔诗。
资料二: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了北宋首都汴京,后来又俘虏了北宋的两个皇帝,占领了中原地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皇帝的儿子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北宋灭亡之后,南宋皇帝宋高宗消极抗金,天天寻欢作乐,过着苟且偷安的生活,都城临安呈现出了虚假繁荣。
(1)结合“资料一”,陆游重病的原因是_______,临终前他悲的是_______。
(2)结合“资料二”,诗中“游人”是指_______。这个称呼非常贴切,因为_______。
(3)《示儿》表达了陆游_______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表达了林升_______的情感。
【5】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l)《示儿》中深沉的思想和情感却以朴素﹑平淡的语调说出,自然真诚。____
(2)《题临安邸》中“暖风”·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皇帝对百姓的关爱。____
(3)《示儿》和《题临安邸》涉及的年代相近,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____
8、课外阅读。
别董大①
[唐]高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因在共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呈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曛,指日光昏暗。④谁人:哪个人。⑤君:你,这里指董大。
【1】“千里”描写的境界_______,着力渲染_______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本诗前两句形象地写出北方冬日黄云_______,风吹_______,大雪_______之景,给人一种壮阔、悲凉的感觉。
【3】诗的后两句表达了_______,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4】朗读这首诗,语气上该有的变化是( )
A.由低沉到高昂。
B.由轻快到高昂。
C.由高昂到低沉。
【5】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
9、延伸阅读
翠鸟捕鱼
翠鸟喜欢居住在陡峭的石壁小洞里,在我们上海郊区很少见到,然而我有幸亲眼看到了翠鸟捕鱼。
那是春末夏初的一个星期天,我到河边垂钓。我在柳荫下静静地注视着浮漂,盼着鱼儿早些上钩。
四周一片寂静,突然“扑通”一声,好像一块小石头落入河中。我连忙循声看去,只见从涟漪中忽然飞起一只满身翠绿的小鸟。它长长的尖嘴叼着一条银白色的小鱼,我知道它就是翠鸟。翠鸟疾速地飞向岸边,它嘴里的那条小鱼身上的水还在往下滴呢!
翠鸟停在河边的小树枝上,得意地望着水面。它嘴里的小鱼尾巴一翘一翘的,显然在做最后的挣扎。翠鸟定了定神,头颈一伸,就把小鱼的头吞进了嘴里,渐渐地,小鱼只露出一截尾巴,接着翠鸟又把头颈一伸,小鱼被全部吞进了嘴里。从翠鸟的颈部可以看出小鱼缓缓地进入了它的肚子。翠鸟美餐完毕,咂咂嘴,梳理一下胸部的羽毛,又用透亮灵活的眼睛注视着河面,继续寻找它的下一个猎物。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__________ 陡峭——__________ 寂静——__________ 灵活——__________
【2】短文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是翠鸟吃鱼。
【3】“好像一块小石头落入河中”“小鱼身上的水还在往下滴呢”这些描写突出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把它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一个接一个
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做着好梦,
又听见大人在叫:“该起床上学啦!”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不过,去了学校,
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
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
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
【1】句中(__________)说明要上课了。
【2】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突然又想到上课也挺好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课文想一想,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说给大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背向大地的爱
(1)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快点儿走了,天可能要下大雨。”
(2)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3)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4)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5)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 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6)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 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7)“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 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闭紧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
(8)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9)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10)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 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11)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12)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 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 往下想。
(13)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14)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他笑了。
(15)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
(16)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 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17)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 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
(有删改)
【1】文章第(2)段运用了什么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中的划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10)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我提出的问题 | 炊烟 在山里走了大半天,正在又累又饿的时候,我看见了远方山间的炊烟。它在轻轻地飘荡着,无声无息地呼唤着我加快脚步。 两间小木屋,普普通通。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特有的光彩。“客人来啦,快进屋吧!”没等我开口,她就笑着叫起来。她的丈夫走出来,微笑着朝我点头。我说:“能不能……请你们……弄一点儿吃的?”早过了午饭时间,我不好意思。“那还要问?坐下,先喝碗茶!”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茶,又忙着烧火为我煮吃的。她把那锅一连洗了三遍,红薯、白菜在山溪中洗得干干净净。不一会儿,白白的大米饭,香甜的红薯,几碗新鲜蔬菜,一盘喷香的腊肉,就放到了我的面前。“吃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竟是这么美的午饭!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大口大口地吃,手里不停地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地告诉我:“我有两个女儿,到山外读书去了,寄宿在学校。我想让她们将来都读大学呢!现在山里人富了,什么也不愁,就指望孩子有出息。”她笑了。 吃饱喝足,该继续赶路了。我掏钱给她。“钱?” 她又笑了,“这儿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如果不忘记山里人,以后再来!”跟主人道过谢,我站起来,想与主人告别,发现背包变沉了。我打开一看,包里竟塞满了黄橘。“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解渴。”男主人笑着说,声音很轻。 我走了。他们肩并肩站在小木屋前,不停地向我挥手。“再来呀!”他们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再来是没有机会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的飘动着的炊烟…… | 我的解答 |
读到题目我产生的问题是:文章为什么要以“炊烟”为题?是想表现什么? |
|
【1】读到题目,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已经在文章旁边做出批注,请你读文章,试着从不同角度(内容、写法、启示等)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三个问题,在左边空格批注,在右边空格的对应位置做出解答。
【2】“再来是没有机会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的飘动着的炊烟……”作者不会忘的究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替本文作者给这对夫妇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心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是“炊烟”,开头写“炊烟”,结尾也写“炊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二) 海燕(节选)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一只,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jùn)逸(yì)的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mǎng)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到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1】文段(一)的标题可以是( )
A.春光燕子图 B.燕子飞行图
C.燕子外形图 D.燕子休息图
【2】文段(二)的标题可以是( )
A.大海飞行图 B.搏击风雨图
C.浪尖栖息图 D.俏丽外形图
【3】文段(一)这些景物“赶集似的聚拢来”,让我想到了这些词语(写3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二)中海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休憩时停歇在____________,《燕子》这篇课文中燕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休憩时停歇在__________。前者和后者都喜欢在水面上斜掠着,用剪尾与翼尖沾水,水面会连漾了好几圈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小的燕子,浩莽(mǎng)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____)
(2)“海水被它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这句话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____)
14、课外阅读。
腊八粥(有删改)
沈从文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
⑦“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⑧“是呀!孥孥说得对。”
⑨“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⑩“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⑪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的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⑫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多了,它会起锅巴……
⑬“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⑭“哦……”他惊异地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⑮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短文中与“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这几个句子说明______________,也表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说明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____)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情。(____)
(3)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煳了。(____)
(4)短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____)
【4】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是为了表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八儿的眼中,也许妈妈的爱就是一碗腊八粥,联系生活想一想,妈妈的爱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妈妈的爱是__________________
15、例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跳跃,雷云拍着大手。
蝴蝶在花丛中,_______________,蟋蟋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的表达方式,写一写人体五官中嘴巴的作用。
例:在五指中,大拇指是最肯吃苦的。例如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词句段运用。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体会冒号的用法,仿照例句写一写。)
活泼的小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发挥想象续写内容。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又换了,上面写着:“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
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