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D.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加紧布局。华为独占鳌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2、对下列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这个句子中“节日”和“厚重”分别是名词、形容词。
B.“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杨柳柔长的枝条和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的迷人姿态。”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贺知章”,谓语是“描绘”。
C.“周末到孔子学堂听讲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 这个句子中“听讲座”是动宾短语,“新选择”是偏正短语。
D.“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是一座古城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扬州是名城”。
3、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九一八”事变爆发三周年之际,有人散步抗日悲观论调,鲁迅先生为鼓舞民族自尊心,写下了一篇“犀利如刀而又热情似火”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B. 《钦差大臣》中,果戈里以辛辣的笔触描写了中关园读了假钦差的信件后极力为自己开脱的丑态,无情地揭露了俄国封建官僚社会腐败与黑暗的本质。
C.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由内而外详尽介绍花朵各颜色形成原因的事物说明文,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富有艺术情趣。
D. 面对圆明园废墟,宗璞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来。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散文《安恩和奶牛》借安恩爱护动物,展现了崇高的人性的光辉;英国的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如此强大。
B. 我们所学的一些文言文选自不同体例的史书。《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陈涉世家》节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C.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正直热诚、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D.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形象的比喻对皎洁的月色作了美妙的描绘,并以一个“闲”字透露出自我派遣的豁达心情。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资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廷页曰:“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廷页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马日至黎阳。时李责力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责力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
【1】下列对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征不谢去 谢:告辞
B. 威之所被半天下 被:施及,掩盖
C. 卒归唐者 卒:通“猝”,仓促
D. 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遇上,碰上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A.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B.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C.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D.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
B. 魏征给李勋写了一封信,要他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李勋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 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作了官。
D.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
【4】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北陂①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边小洲。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点出北陂杏花不同于他处杏花的环境特点,“春水绕”三字是全诗的关键,后边的诗句便从这三字来生出。
B. 第二句描绘临水杏花的姿态:花傍水生,朵朵妖娆:影投水面,摇曳多姿。岸中花,水中影,相互映衬,都占有明媚的春光,美艳动人。
C. 第三句中的“雪”字,形象精妙,不仅写出杏花的颜色,而且给人以明亮、高洁的感受。杏花志洁行芳,品格不俗,花格就是诗人的人格。
D. 第四句中“碾成尘”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以直接描绘眼前之景来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的高尚节操。
【2】“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7、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众多医护工作者选择了坚守岗位。他们用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诠释了何为“最美逆行者”,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1)请你发一则朋友圈,表达对“最美逆行者”的敬意和感激。(要求:使用除排比外的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政府要为医护工作者召开表彰会,请补全下面的语句,作为给他们的颁奖辞的一部分。
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你们用坚定的手印,表达着自己的担当与承诺;是你们用坚实的背影,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填空。
(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好友即将分别,设想你送挚友远离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此情此景似乎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互联网”
材料一: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近60%。
材料二: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対“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互联网使人们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表
项目 | 面对面沟通 | 看纸质书 | 写信 | 外出参加聚会 | 做运动 | 打电话 |
比例 | 37.7% | 56.5% | 69.1% | 30.0% | 46.8% | 36.9% |
【1】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60%。
B. 许多调查显示,互联网深刻的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C. 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沟通。
D. 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等。
【2】(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调查结论。
【3】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请给你的同学提几条建议。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材料二:
蝉:动物名。同翅目蝉科。四翅薄而透明,雄蝉腹胸交界处有发声器,收缩振动得以产生鸣声,雌蝉则无鸣叫能力。幼虫于地下挖洞穴居,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待幼虫成熟,则爬上树干羽化。也称为「知了」。(选自《辞海》)
【1】从上述两个材料归纳概括关于“蝉”的内容:
【2】上述两个材料彼此有何关联?
【3】你最欣赏哪个材料?请说理由: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不急
①人很容易急。自己吃亏,上当受骗,利益受损了等等,每每这时,人就容易急。而急的下一步,就是跟人言语相讥、针锋相对、据理力争、针尖对麦芒,一番刀光剑影,往往两败俱伤。自己不但没有讨回真理,却又白白惹了一肚子气,赔了夫人又折兵。有时由于愿望落空了,人也跟着自己急,跟自己过不去,结果只能把自己伤得遍体鳞伤。所以,遇事不能急。
②人生如行独木桥,一急,就容易慌张,一慌张就容易跌落下去,而桥下往往是急湍猛流或万丈深渊。人生亦如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急,就容易不慎,不慎就容易招致惨败。
③不急,只能不急。
④唐代名臣裴度在担任中书令期间,有一次,和属下一起喝酒,就在吃饭前,一名手下慌张地跑来告诉他,大人,您的官印不见了!众人一听,也都着起急来。但他一点也不急,笑着对大家说,官印不可能丢,一定是放在什么地方忘记了,等想起来自然就会找到的,并吩咐继续摆宴喝酒,欣赏歌舞。在整个过程中,他谈笑风生,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丢官印的事一样。深夜,酒足饭饱之后,众人正准备散去。这时,手下兴冲冲地来汇报,说那个官印还在,没有丢。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笑了笑说,我一想啊,就是下面哪个小官把官印拿去私用了,如果大张旗鼓地去查,他一害怕,可能就把官印扔到水中或是火里,那时就真找不到了。如果先不处理,他会悄悄地把官印送回来。众人听了,都称赞他遇事冷静,深思熟虑。
⑤如果当时他十万火急,那么他就不会有失而复得的局面,就不会有惊喜激荡他的胸怀,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挥之不去的郁闷。
⑥可见,不急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和境界。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不急之举,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⑦上世纪70年代,他发表了恐怖小说《魔女嘉莉》后,声名鹊起。出版商里皮看中他小说的巨大商机,对他说,只要你愿意写,我就会出高价买下你的小说版权。我敢保证,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最富有的作家。他却答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做!他花了两周创作了一个短篇小说,在杂志上发表之后,他用3个月创作出《玉米田的小孩》,经里皮出版后大卖,赚了不少钱。里皮希望他尽快再写一部,可他却摇摇头,我得停下来再写个小故事。他不顾里皮的催促,花了3周又创作了一个小故事,等发表后又开心地拿给里皮看,里皮终于不耐烦地说,你可是个有名的大作家,发表个“豆腐块”文章还这么开心。他说,人最怕的就是被成功冲昏头。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回到原点,以新人的身份再去写稿、投稿,这样才能保持创作的激情。
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往往都是短视者之举,真正能成大器的人,不会如此慌张,因为他们懂得功到自然成的道理。这正好印证了《明心宝鉴》里的一句话:“小家做事慌张,大家做事寻常。”
⑨不管你有多急,每件事、每个事物都依然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行。不急者犹如大海,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而急躁者就像小水洼,就是一阵微风吹来,也能让他动荡不安。可见,要想做到不急,就必须拥有大胸怀和大境界。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⑵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面临升学压力的你,应该怎样处理“急”与“不急”之间的关系呢?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2、请以“别样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感悟、认识。②夹叙夹议,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