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泸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A.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不但肆无忌惮地退出多个国际协定,还悍然对多国发动贸易战争。

B. 女排运动员朱婷近几年来取得一个又一个优异战绩,她不仅是中国女排的中流砥柱,也无愧于世界女排第一人的赞誉。

C. 美国联合英法两国,别出心裁地以化武袭击为借口,绕开联合国,贸然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受到多国舆论的谴责。

D.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意志坚如磐石,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奏响了最强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过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 在全州公安系统大比武中,张武获得第一名,真可谓是我州的杏林圣手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三句中的“垂髫”“伛偻”“斑白”都是指老人。

C.古代晋升官职可称为“左迁”“陟”等。汉代等级制度严格,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课本上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就与此处的意思一致。

D.“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一句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繁花嫩叶”“花好月圆”都是并列短语。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古文阅读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依据课文内容默写横线上内容。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香远清/精求精

B. 爱者甚蕃/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何陋有/水路草木

D. 西蜀子云/亭净植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表面写莲,意在写莲般的“君子”。纵观全文,似句句写花,意不在花却在人。

B. 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先记叙后描写,第二段先议论后抒情。

C. 自古文人多赞陶渊明,作者却嗤之以鼻。他认为陶品格虽高,但未免有些消极。

D. 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4翻译重点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2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暖花开的四月,海韵中学图书漂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项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渲染校园的人文气息,结识更多的书友,不让经典蒙尘。

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摆放图书漂流点,全班同学共同制定营销策略,制作宣传海报、撰写广告词来营造“图书漂流”的环境文化。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其中。每位同学拿出两本以上自己阅读过的图书与同伴进行交换,实现资源共享。漂流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卷卷图书,传递着友情播撤着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书漂流活动结束了,对各位同学来说,图书漂流之旅才刚刚开始。希望每一位书友都好好爱护手中的图书,让它们真正地在书友们之间“漂流”起来。

(1)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字数不超过15字)

(2)请参照画线句,在后面横线上仿写句子。

卷卷图书,传递着友情播撤着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古诗文名句填空。

(1)青青子衿,   。(《诗经》)

(2)江天一色无纤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月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4)   ,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6)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意的句子是:    

(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   一句表现了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   一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品质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①格斯拉先生的鞋店朴素安静,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是模范品,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

②格斯拉先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人们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③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也决不赊格斯拉先生的账;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像走进教堂那样。来客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过了一会儿,看到他从店堂二楼楼梯口往下边望,随后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狭窄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我说:“格斯拉先生,可以给我做一双皮靴吗?”

④他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去,我继续坐在木椅上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他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后,他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半个月以后,好不好?”我说:“好,谢谢你,再见吧。”他边说“再见”,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

⑤后来有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在城里散步时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把靴子送回来!”他说,“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这双靴子的工钱。”

⑥有一次,我穿着因为急需才在大公司买的靴子,走进他的店铺。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最后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东西。

⑦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的靴子有一处很不舒服。他用手在那地方压了一下。

⑧“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

⑨不久,我到国外去,过了一年多回到伦敦。我再去那里的时候,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个鞋匠的名字。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⑩“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做的靴子好极啦!我差不多一直穿。”他细看我这双皮靴,把手放在靴面上说:“这里还合脚吗?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我向他确切地说明靴子非常合脚。“你要做靴子吗?”他说,“我很快就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

⑾一星期后,我走进他的店铺,发现那两间门面又合二为一了——里面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⑿“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

⒀他诧异地看了我一眼。“啊!”他回答说,“死掉了!”

⒁“死了?”

⒂“啊!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慢性饥饿。你要晓得,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

⒃“但是饿死——”

⒄“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⒅“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据沈长钺译本,略有删改)

1阅读小说,简要概括“我”多次到格斯拉先生鞋店的见闻。

格斯拉精心制作皮靴——(①   )——(②   )——格斯拉的鞋店生意清淡——鞋店易主,格斯拉先生去世

2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①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

②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3标题“品质”一语双关,请写出它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4一个手艺精湛的鞋匠最后饿死了,这究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还是一个必然的悲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等等,再等等

①2014年10月,诺贝尔奖陆续公布,连续7年的诺奖热门候选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很失望,他的众多粉丝也很失望,只能对他弱弱地说一句: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该是你的早晚会属于你。

②其实,呼声很高但最后却无缘诺奖的远不止村上春树。还有四位华裔科学家也因成果显著而被媒体视为夺奖热门,可最终也名落孙山。对他们的安慰,还是那句话: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

③说到等等,诺奖历史上大有人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为了反抗种族隔离政策,足足坐了27年牢,出狱时已72岁高龄,这期间他已被多次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但直到他出狱3年后才实至名归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4年后,他众望所归,当选南非总统;10年后,他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20年后,他被尊称为“南非国父”。获释后的23年里,他共获得世界各国授予的百余次奖项。如果没有在监狱里的耐心等待,如果不是心平气和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不是心胸坦荡地处世理政,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辉煌。

④还有等得更长的。2013年,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女性获奖者,被誉为“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为了等这一盛誉的到来,她辛勤耕耘了近70年,有人说她不够聪明,不是写作的料,她不理会;有人说专写短篇小说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不为所动,一心写她的“豆腐块”;有人说她是小地方的小作家,写的东西根本没人注意,她仍不受干扰,坚持不懈……最后,终于等来了属于她的“好饭”,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⑤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世界上没有谁一等再等,成心把“好饭”拖到最后才端上来。或食材难找,或火候不到,或制作复杂,或其他原因,“好饭”晚到也是不得已的事。遇到这种情况,须耐心等待,不能着急。如果机遇不逢,积累不足,功力不够,火候不到,强行揭锅必然会吃夹生饭。

⑥等,是灵魂的煎熬,也是意志的打磨;是能量的集聚,也是事业的升华。因为,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诗文著作,都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历史鉴定,也需要取得人们的共识。所以,我们看到的诺贝尔奖得主,以白发苍苍者居多。等待,让他们变得淡定;等待,使他们日益睿智,他们坚信,是好东西就一定会有人识货,辛勤耕耘必然会迎来丰收。于是,他们在日复一日地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⑦当然,岁月苦短,时不我待,毋庸讳言,也有等不到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两个没有等到的古人;鲁迅、沈从文都曾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均因天不假年而错过。这也很正常,什么时候都有被低估的事、被埋没的人,即便他们没有得到该得的奖项和荣誉,但其不朽事业、道德文章,仍会广为流传,泽被社会,他们自己也会毫无愧色地跻身英杰行列。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至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下面一则事实论据放到文中哪两段之间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者作家张中行,75岁之前默默无闻,因为时机不到,风向不对,他只有耐心等待。提到他时,人们会说是《青春之歌》里那个落后男人余永泽的原型。75岁以后,他也等来了自己的“好饭”,突然出现大爆发。新作一本接一本问世,内容一本比一本精彩。《负暄琐话》系列,平和冲淡、清隽优雅;《禅外说禅》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说梦草》《顺生论》思想深刻,文笔优美;《流年碎影》娓娓道来,平实自然。一代散文大家,就这样横空出世,惊艳一时。

4第⑦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可·波罗游记》中,南通被描述为一座精巧fán róng、商民互通的“海州小城”。而今江海明珠南通已化身国际化现代新城,站在“一带一路”jiāo huì点上,A(敢为人先/勇猛果敢)的南通人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秉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陆海联动,拥抱世界,共建hé xié美好的现代化文明城市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名言,按要求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鲁迅

行路多者见识多。——托·富勒

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