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5年高考模拟(5)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规范书写,力求美观。

大zì rán_____是本读不完的大书。

初春,花孩子们穿着xiān yàn_____的衣裳,小鹿侧着nǎo dài_____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盛夏,桉树显得更加cāng cuì_____,cū zhuàng_____的枝干dǎng zhù_____了太阳。

深秋,火红的fēng yè_____和jīn huáng____的梧桐树给山林染上暖色。

寒冬,雪花piāo luò_____下来,厚厚的雪zhuāng bàn_____着大地。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_____非福 _____尽脑______ 死得______ 不可_______

_________ _____空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天日

3、按要求填空

1.种树者 _________,种德者 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_________

3.不积跬步,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

4._________,相煎何太急?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

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

_________,不应该随意虚掷。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

6.人是为了_________才活着的。

4、填一填。

________地问   ________的味道

5、古诗名句积累。

①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⑤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   发生:_______

潜:_______  润物:_______

径:_______  花重: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_____   明——_____   黑——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_______的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半亩方塘一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鉴:

②徘徊:

③渠:

④清如许:    

⑤源头:

⑥活水: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怎样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8、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老师,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壳壳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发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精似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就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着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滔滔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先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物,作者是怎样对人物进行描写,丰富地展现徐先生的个性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读短文,想一想,短文讲了徐先生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徐先生对“我”进行怒骂后,批改“我”的作文又特别详尽,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会儿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左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人,过好日子。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原因是______

2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刁难指的是______

3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乞丐怔住了的原因是______

4“____”画出一个神态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一个外貌描写的句子。

5独臂董事长为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买好房子,是为了要感谢母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的高贵品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

1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②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③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鳞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④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上发亮。

⑤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地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⑥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⑦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

⑧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⑨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文中老人在与鲨鱼搏斗时面临着哪些困难?请简单地归纳出来。(至少三点)

_________

【2】作者把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

【3】文中花大量笔墨描写鲨鱼的作用是(   

A.以鲨鱼之多表现老人的坚定,以鲨鱼之凶猛突出老人的坚韧和无畏。

B.表现鲨鱼的数量之多以及鲨鱼的凶猛。

C.表明老人在与鲨鱼搏斗中已经筋疲力尽,即将油尽灯枯。

【4】老人虽然打退了前来抢夺他战利品的鲨鱼,但最终拴在船头的猎物(大马林鱼)被吃光了,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于这个结局,你是否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为什么?

__________

【5】文章中最有哲理,可以作为座右铭的一句话是哪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范仲淹

宋朝时,有个著名的宰相叫范仲淹。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生在封建时代的范仲淹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呢?原来这跟他从小刻苦学习,深深地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是分不开的。

范仲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因为家里太穷,母亲就改嫁了。但是,后父的家境也不宽裕,不能供范仲淹上学,所以范仲淹只好寄住到亲戚家里去读书。

范仲淹深深知道,得到读书的机会是件不容易的事,于是就不分白天黑夜地苦读。他常常吃不饱饭,每天只能用一把米煮粥吃。他等粥煮好了冷下来凝结成块状时,在中间划个十字,分成四块,每次吃一块。虽然环境这样艰苦,可是范仲淹却从来不叫苦。他常常对人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读书,即使能吃饱喝足,生活也没有多大意义……”

范仲淹读书是有计划的,每天读多少页,不完成计划绝不休息。冬天的夜晚,屋子里没有生火。呼呼的西北风从门缝里直钻进来,把人的手脚都冻麻了,有钱人生了火炉,钻在柔软的被窝里还嫌不够舒服,而范仲淹却在这样的寒夜里,面对一盏孤灯,刻苦用功。他坚持着读完当天要读的书以后才去休息。有时候,他困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提提精神。每当他计划完成去睡觉时,常常已经是后半夜了。可是,第二天一早,他又赶紧起床,收拾好一切,忙着读书了。

范仲淹就这样刻苦地读了十多年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后来,他当上了宰相,为国家和百姓作出了很大贡献。

1最适合填在文中第一段横线上的内容是(  )

A. 最先知道天下人的忧愁,后知道天下人的欢乐。

B.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C. 只有先知道什么是痛苦,才能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句式类型),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   画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4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范仲淹苦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几个关于刻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天地。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 它走起路来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西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着,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1作者是怎样描写丹顶鹤的外形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丹顶鹤走起路来姿态很漂亮,腿___________,脖子______________,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____________”的架势,一条腿________,另一条腿_______,亭亭玉立。

3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        )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        )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        ),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是一个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选文中,第一句总写______________,后几句分别写了色彩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一写:他乡的月亮再圆,也比不上故乡的月亮皎洁、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一天,十天,一百天,转眼间冬去春来,满树的叶儿黄了又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一个情景,用一两句话写出动(静)之美。

A.大课间活动时的校园             B.清晨的涪江河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4处错误。

墙角的花儿差不多已经全开了。凌霄花、三角梅,蔷薇交相辉映,漂亮极了!你瞧,凌宵花的花藤拾壁而上的游龙,爬满了整个墙面。一顺朝下的花丛中,露出一个个嫩黄嫩黄的小花蕊,真是让人觉得惹人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照样子,写句子)

小河/______/像_______

(2)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

(3)把下列词语排列成通顺的话,写在横线上,要注意标点符号啊。

骑马        许多          草原上                    小伙子

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左右每小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世界 整个 黑暗 一片

______________

(2)开着 一大片 鲜花 门前 绚丽多彩的

______________

20、看图补充写话。(提示: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1)他们正在 _____

(2)两只 _____在看书。

(3)小蜜蜂在 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台。

题目:与名著中的人物聊聊天

提示:走进名著,用心阅读名著,放飞想象,穿越时空,和书中的人物聊聊天,或聊聊自己的梦想,或谈谈未来的打算,或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作文应围绕某一话题,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情感要真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