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5年高考模拟(4)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修辞我会辨

1.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

2.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

3.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     ) 

4.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     )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___________

2.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随机应变  ___________

3.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  ____________

3、形近字组词。

绳(   )      揭(   )      莹(   )      幅(   )

蝇(   )      竭(   )      荧(   )      蝠(   )

4、积累。

_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蝉》——虞世南)

②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陶渊明)

5、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  无________  采________  角________  树________ 

________  天________  菜________  用________  对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首诗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

7、延伸阅读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①此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洋:即“伶有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②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③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④四周星:四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被俘,恰是四周年。⑤絮:柳絮。⑥萍:浮萍。⑦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满急,极为险恶。1277年,文天祥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⑧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⑨丹心:红心,比喻忠心。⑩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1】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一开始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诗人由科举进入官场,后却抗元被俘,表现出了诗人愁怨、悔恨的心情。

C.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诗人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2】画线的诗句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反问

C.拟人

D.设问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诗人文天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短文阅读。

一只小鼠

冰心

一只小鼠,悄悄地从桌子下钻出来,慢慢地吃着地上的饼屑,一边吃一边看我。我惊奇地叫唤了一声,母亲和父亲都向下注视。四面目光中,它仍坦然地吃着,灯影下,它那么小,浅灰色的嫩毛,灵便的小身体,一双闪烁的明亮的小眼睛。

一刹那,我神经错乱地俯身下去,拿起手里的书将它轻轻地盖上。——啊!它竟然不走。隔着书页,我觉得它柔软的小身体无抵抗地蜷伏在地上。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的手在颤抖。母亲说:“放了吧,多有趣的小鼠……”

话未说完,小狗虎儿从门外跳了进来。父亲连忙说:“快放手,虎儿要吃它了!”我忙惊惶地拿起书,那小鼠仍不动。一声喜悦的微吼,虎儿已扑着它了,没等我喊出声来,它就衔着小鼠钻出门外,此后便没有了声息。

母亲慢慢放下手中的书,抬头看着我说:“我看它实在小得很,无心机。否则一定跑了。初次出来觅食,不见回来,它母亲在窝里,不知怎样挂念呢。”

至今已是一年多了,有时读书至夜深,再看见老鼠出来,我总觉得愧疚。总想起那只小鼠的母亲,含着伤心之泪,夜夜出来找它,要带它回去。

【1】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鼠“无心机”,用“ ”画出来。

【2】第3自然段中提到“出乎我的意料”,那么“我”“意料之中”的情形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神经错乱”“颤抖”“惊惶”等词语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来,本文作者冰心把这件事说给朋友听,朋友却笑她:“针尖大的事,也值得说?”对此冰心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读过冰心的哪些文章或书,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抬起头来做人》,完成练习。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他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只是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 (量力而为 尽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A】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数额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B】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出的、自己 (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的价值。

【1】文中两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肯定比500小,但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这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语句,应该放在文章的【A】处还是【B】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比作_____,把_____比作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4】如果你来到草原,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胡 杨

以前有两个人在荒漠上栽了一片胡杨树苗,树苗成活后,其中一个人每隔三天去浇一次水,不管天气怎样,他都按时去。而另一个人则不同,他似乎不太关心他的树苗,有时去看看,树苗歪了他扶一下,有时浇一点水,大多数时候不浇水。人们都说第一个人种的树一定挺拔,第二个人种的树能否活下去都难说。可是过了两年,刮了一场很大的风,当人们再去看时,十分惊讶:第一个人种的树被风全吹倒了,有的还被暴风连根拔了出来;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只是吹掉了一些叶子或者枝条,几乎没有被吹歪的。这是怎么回事?因为第一个人仔细照顾他的树,就使它们养成了依赖主人浇水的习性,不自己扎根吸收地下的水分,根都在浅层土壤里盘来盘去,风一吹自然倒;另一个人的树却不同,它们无法吸收沙漠表面的水分,一个劲往地下钻,根扎得那么深,它还怕被风吹倒吗?

在生活中,我也有很多事总是依靠父母,就像第一个人栽的树那样,有时甚至早上穿的衣服都要妈妈帮忙从衣柜拿。很多同学在晚上做作业时,经常搭眼一看题,感觉不会做就问家长,而父母稍一点拨就立马开窍,这难道不是做题不经过大脑吗?如果这样下去,很有可能就与第一个人种的树苗一样,经不起风雨,只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才能永久保留在脑海里。试想,一个人经过努力解答了一道难题,那是多么快乐呀!

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如果只依赖别人,自然会养成惰性,经受不起挫折,但如果我们依靠自己,做到自强自立,所有困难都会克服。

1请你用两个成语分别来形容这两人是如何对待胡杨树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勤浇水的那个人栽的树被暴风连根拔了出来,为什么会这样?而那个不怎么给树浇水的人栽的树却不倒又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 开门见山

B. 借物喻人

C. 动静结合

4短文第二、三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1找出选段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试着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为什么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选段中描写风景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再写出几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它冬天是虫,夏天成草。它不是动物,而是属于真菌类的低等植物。

它跟草不同,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只有细胞壁,过着寄生生活。它不开花,也不结果,依靠孢子繁殖。

冬虫夏草没有嘴巴,却是“吃动物”的好手。秋天,蟋蟀、蛾、蜂、蝉、金龟子等昆虫钻进洞穴准备过冬时,它就乘机把它的芽管刺进昆虫体内,吸取昆虫的营养,长成菌丝。菌丝越长越多,昆虫被它吃得只剩一层外壳,而菌丝则变成了硬块状的菌核。冬天,气候寒冷干燥,菌核休眠,外表活像一条虫。

春天到了,菌核就从虫的头部开始“剧变”,从土里钻出。到了夏天,它就长得活像一株草了!

冬虫夏草在全世界有近二百种,是名贵的药材,据说能抗肿瘤。因为它体积小,颜色暗,不易发现,所以更是珍贵。现在正用人工的方法培植它,使它为人类服务。

【1】冬虫夏草(  

A.是一种动物。

B.是一种植物。

C.它既是动物,又是植物。

D.是昆虫。

【2】冬虫夏草“吃”的食物(  

A.是动物。

B.是植物。

C.既吃动物,也吃植物。

D.人工喂养。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虫夏草是一种低等植物,过着寄生的生活,依靠袍子繁殖。

B.秋天,冬虫夏草开始休眠,变成一条虫。

C.冬虫夏草只结果不开花。

D.全世界有200种冬虫夏草。

【4】文中说冬虫夏草更珍贵的原因是:(  )。

A.现在正用人工的方法培植它,使它为人类服务。

B.冬虫夏草在全世界有近二百种,是名贵的药材,据说能抗肿瘤。

C.因为它体积小,颜色暗,不易发现,所以更是珍贵。

D.它冬天是虫,夏天成草。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写句子。(4分)

例:我做完了作业。

我把作业做完了。

爸爸修好了我的钢笔。

 

弟弟改掉了马虎的毛病。

 

 

17、按要求写句子。

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篮子装满了又大又甜的桃子。(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俩不停地止不住偷笑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19、句子加工厂(照样子,写句子)。

例:风筝被风娃娃吹得无影无踪。

风娃娃把风筝吹得无影无踪。

1.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鸡被老鹰捉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仿写句子:下课了,有的同学在________,有的同学在________,有的同学在________

2.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把荷兰田园风光写得很美。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根据要求写话。

同学们,你一定有你自己喜爱的小书包吧?你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你想一想,试着从颜色、形状、样子等方面写一写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