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汉字。
zú qiú zhēng qiǎng wéi ch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zhì xù shì hé zhì f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变一变组成新字,再组词。
1.加一加
王 + 令 = _____(_________) 厂 + 圡 = _____(_________)
2.先减后加
像 - ___ + ___ =_____(________) 客 - ___ + ___ =_____(________)
3、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例:(蓝蓝)的天空 ( )的田野 ( )的柳条
例:一(条 )小路 一( )米糕 一( )镜子
例:合( 合作 ) ( 合力 ) ( 合并 )
药( ) ( ) ( )
4、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chóu yuàn cǎi hóng mí méng wēi xiào zhào yà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生命全在节奏。
(2)“花”是大自然的精灵,杜甫笔下的花“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毛泽东笔下的花“俏也不争春,______”;杨万里笔下的花“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3)“______,麦花雪白菜花稀。”诗句用四种景物描绘了______(季节)的田园景色。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则运用动态描写表现乡村环境的______。
(4)《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_,“清平乐”是______。这首词中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小儿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展现在读者眼前。
(5)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我______。
(6)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____,______,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______,所有的绿就______飘动在一起……
6、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有关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第一句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生动写出了溪水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溪边的人在干什么?__________。你从哪个词知道的?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判断对错)
①人影被溪水染绿了。______
②人影把溪水染绿了。______
【4】要理解难懂的句子,除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①清明夜,碧砌②红轩③刺史④家。
独⑤绕回廊⑥行复歇⑦,遥听弦管暗看花⑧。
(注释)①胧月:明月。②砌:台阶。③轩:栏杆。④刺史:官名。⑤独:独自。⑥回廊:回旋的走廊。⑦行复歇:走走停停。⑧遥听弦管暗看花:听着远处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1】把杜牧的《清明》补充完整。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首诗虽然都写了清明节,但也有很多的不同点。时间不同,《清明》是________,《清明夜》是_______;天气不同,《清明》是_______,《清明夜》是____。读起来所感受到的情感也不同:《清明》是(______),《清明夜》是(______)。
①悠闲愉悦 ②悲痛绝望 ③淡淡的忧伤 ④强烈的不满
8、补全古诗,并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补全古诗。
【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用“____”画出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它们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可否换成“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以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象,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委婉动人。
9、课内阅读。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你是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把选文补充完整。
【2】选文是按_________的顺序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下列句子分别从哪个角度写了钱塘江大潮?选一选。
A.声音 B.形状
(1)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______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______
【4】读这段文字,我们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哥哥说:“你瞧,在小溪另一边的那个庄园住着我弟弟。上周我们两个庄园之间还是一个美丽的大牧场,但是,前几天我弟弟用推土机开了一条渠,从此,一条小溪横在我们的庄园中间。”
“他这样对待我,我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你看到粮仓旁边那堆废木头了吧,我想让你在这里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此后我永远都不想见到他了!”哥哥说道。
木匠对哥哥说:“我懂了。请给我钉子、挖坑埋木桩用的铁锹。我的活计会使您满意的。”
【1】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颜色:_____ _____。
【2】文章的题目是《美丽的桥》,这座桥之所以是“美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请你根据文章概括出来。
【3】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木匠已有主见,他要造一座桥,这句话是“______。”
A.我懂了。
B.请给我钉子、挖坑埋木桩用的铁锹。
C.我的活计会使您满意的。
12、课内阅读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表明“我们”( ),第二句表明“我们”( ),第三句表明“我们”( ),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A.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 B.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C.欢迎批评
【4】对于语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通过具体事例联系起来的,描写具体生动。
B.是通过关联词语联系起来的,意思层层递进。
C.是通过正反对比联系起来的,表达明确鲜明。
【5】这段话告诉我们,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______,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的目的是____。
1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増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有很多,请再写两个。
秋高气爽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整齐,没有秩序。________
②贴切,妥帖。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从片段中找出这样的句子,选择一句用“﹏﹏”画出来
【4】你喜欢这样的水泥道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会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校园秋色
今天早晨,我到校特别早,便想看看校园的秋色。
我信步来到学校的花圃,只觉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树叶上湿漉漉的,好像刚下过一场蒙蒙细雨,把树木洗刷一新。仔细一看,树叶上滚动着圆溜溜、亮晶晶的露珠,怪可爱的。
花圃里盛开着许多菊花,它们显得五彩缤纷:白如雪、红似火、黄赛金。它们的姿势也不一样:有的伸展着很多长长的花瓣,叫“千手观音”;有的花瓣,上面直,到了下面就弯曲,叫“海底捞月”;有的菊花张牙舞爪,叫“蟹菊”;还有一种叫“羞答答”的菊花,因为它总是低着头,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花圃里多数树木的叶子已经枯黄了。在一阵瑟瑟的秋风中,树叶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林间飞舞,向人们传递着秋天的信息。然而,雪松却依然那样苍翠挺拔,向人们显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突然,一大片红色映入眼帘,原来是枫树,它就像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我不由得轻轻吟起了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用“____”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弯曲(qū qǔ)张牙舞爪(zhuǎ zhǎo)
【2】 “信”的意思有:①信用;②相信;③随意;④消息。文中的“信步”应取第(____)种解释,“信息”应取第(____)种解释。
【3】仔细读短文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花圃里的菊花,写出了菊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A. 喜爱校园 B. 热爱秋天,赞美秋天
【5】文中有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你还积累了哪些写秋天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红领巾被我洗干净了。(改成“把”字句)
2.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成反问句)
3.地方太小坐不下这么多人。(改为夸张句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们来到海洋馆。 我们看到了各种有趣的鱼。(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风吹散了乌云。(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句子。
小妹妹是那么( ),那么( )。
因为( ),所以我没有到公园去玩耍。
(4)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例: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我怎么能要你的桃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他在田边转来转去。(焦急地)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子睡在泥土里。(松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21、习作。
你在生活中一定品尝过成功的喜悦吧?攻克一道难题,学会做一道菜品,做了一次小实验……请你和大家分享自己一次成功的经历吧。题目自拟,把过程写清楚,写出心情的变化和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