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子变通顺。
1.静寂的草原(____)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2.发洪水了,村民们吓得惊慌失措,只有老支书(____)地守在桥头,护送村民过桥。
2、按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心里慌乱不安。________
②指迟疑,不果断,对事难以做决定。________
③抢着向前,唯恐落后。________
3、按原文《开国大典》填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________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了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1) 例:蒙蒙细雨(AABC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例:碧绿碧绿(带颜色的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例:一( 条 )小河
一( )柳树 一( )马 一( )米糕
5、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
2.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
6、读一读,背一背。
悯农
春种一粒粟, 万颗子。
四海无闲 ,农夫犹饿死。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 代诗人 的作品
7、阅读天地。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提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③。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⑤,
铁马⑥冰河⑦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②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③戍轮台: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处代指边关。④夜阑:夜深。⑤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相呼应,也暗指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⑥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⑦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1】“尚思为国戍轮台”中“尚”的意思是( )
A.尊崇,注重
B.姓
C.还,仍然
D.风尚
【2】“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这是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诗句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的主题不一致的是哪一项?(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心窗
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住进了医院。她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与她同病房,靠近窗口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的腿病已经快好了,每天能够坐起来观赏窗外的景色。小女孩多么想看看窗外的景色啊!可她的腿上装着夹板,高高吊起,身子不能坐起来,又远离窗口。每当老太太推窗观景时,小女孩羡慕极了。
有一天,老太太又打开窗子,小女孩情不自禁地问:“奶奶,您看见什么了?能不能讲给我听听?”老太太爽快地答应:“行,行!”从此以后老太太每天给她细细地描述窗外美丽的景色,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有……
一个月过去了,老太太出院了,小女孩终于可以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起身,伸长脖子,朝窗外一望,她惊呆了:窗外能看见的只有一堵黑墙!这时,小女孩的心豁然开朗,原来老太太为她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以后,每当小女孩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她就会想起这位可敬的老太太,想起她为自己描述的窗外的美……
【1】“苦不堪言”的意思是_________,小女孩“苦不堪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小女孩车祸后情绪变化正确的是哪项?用“√”选出。
A.苦不堪言一心旷神怡一豁然开朗( )
B.度日如年一豁然开朗一心旷神怡( )
C.痛苦万分一开心不已一恍然大悟( )
D.心旷神怡一以泪洗面一豁然开朗( )
【3】“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此处省略号表示( )
A.引文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语意未尽
D.沉默不语
【4】为什么小女孩觉得同病房的老太太是一位可敬的老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小女孩再次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请你用积累的一句名言警句或古诗词来勉励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在近前的那只老羚羊,肃然起敬。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他们担心小羚羊因为不能行走,会饥渴而死。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将受伤的小羚羊抱回车上,等到伤愈后再放归自然。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1】用“_____”画出描写科考队员动作的词语。
【2】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注视”表达了什么情感?
11、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爱痕
①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母亲是女儿心中的太阳。”我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
②我母亲是一个普通工人,长年患病,病史几乎与我同龄。她身材瘦小,性格温柔而倔强。年过半百,看起来比实际年龄略显苍老。憔悴的面容,记录了命运的坎坷。为了排除母亲久病卧床的孤寂,为了回报温暖的母爱,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用“小飞鸽”自行车驮着母亲到郊外散心。
③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湛蓝的天空,像一池倒映的湖水;清新的空气,似醇酒的芳香,令人A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我一边吃力地蹬着车,一边当导游向母亲介绍农村的巨大变化。我累得额头沁出一层汗珠,B衬衫和后背贴在了一起。爬上一道陡坡,准备跨越一条铁道。我弯腰弓背,喘着粗气,小心翼翼地行驶。( ),车子在水泥路基上颠簸了一下,我的身体失去了平衡。就在车倒人翻的一刹那,我( )侧过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母亲。母亲( )无恙(yànɡ),我却觉得眼前一黑,下颌被坚硬的铁轨磕伤了,殷红的鲜血顿时淌下来。母亲( )泪下:“好闺女,妈难为你啦……”我用手帕擦去母亲腮边的泪水,打趣地说:“磕破点皮,没关系。这不正好多了个酒窝吗!”母亲破涕为笑,笑声中包含着诚挚的母爱——至高无上的永恒之爱!
④后来,我的下颌( )留下一道疤痕——充满人间亲情的爱痕。从这道值得自豪的爱痕上,我感悟到了做人的真正价值。
【1】在文中第③、④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带“然”字的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打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涕为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内容换成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A.“磕破点皮,没关系。这不正好多了个酒窝吗!”这句话表现了“我”为有了个酒窝而高兴。(_________)
B.从“我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我”为享受到温暖的母爱感到幸福。(_________)
【5】读文章的最后一句,想一想你认为做人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短文,你想起了哪些关于“母爱”或“爱母”的名言、诗句,选择一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冬把奶奶那柜子里的铃儿全都看了一遍,里面有大铃儿和小玲儿,发亮的铃儿和古旧的铃儿,上了漆(qī xī)的铃儿和没上漆的铃儿。
“太难猜了。”冬冬说,“快告诉我吧,您最喜欢哪只铃儿?”
奶奶把冬冬一把揽(nǎn lǎn)在怀里,紧紧地搂(lǒu luǒ)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1】用“/”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词语。
( )的铃儿 ( )的铃儿 ( )的铃儿
【3】第三自然段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分别是哪些?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是哪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岁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材料二:福建省某市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比例统计图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来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儿童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
B.儿童处于成长阶段,不用控制体重增长。
C.营养不均衡会导致肥胖。
【2】从材料二可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现( )趋势。
A.快速上升 B.快速下降 C.平稳
【3】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同意材料一中“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文章阅读。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_____
【2】除了“迫在眉睫”外,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语也是形容情况很紧急的呢?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
【4】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_____ _______
【5】短文第三自然段写道“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请你发挥想象把母亲此时的感受写下来。_____
【6】你怎样理解“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只听见_________,他咽了下口水。
汽车___________,从我们面前经过。
(2)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婆婆说,管他狼,管他虎,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①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__________________
②顾客提出:“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
_________________
【小贴士】在转述别人说的话时,要注意:①标点符号要变化,改为转述句后,去掉______,冒号改为______;②第一、第二人称要改变;③原话中的叹词、语气词等一般要_______。
16、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雨点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明月挂在天空。(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你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把这一处秋景写下来。如果你们班组织了秋游活动,也可以写秋游活动中所见的景物,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