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反义词。
轻易——(__________) 完整——(__________) 驯良——(__________)
熟悉——(__________) 信赖——(__________) 忙碌——(__________)
湿润——(__________) 腼腆——(__________) 糟糕——(__________)
珍贵——(__________) 热闹——(__________) 质朴——(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四五,金木水 土。
2.天气凉 ,树叶黄 ,一片片叶 从树 落下来。
3.江南 采莲,莲叶何 。
4.弯弯的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 两 尖。
3、认字标音。
喘气( ) 撕扯( )
4、想想课文内容,再填一填。
(1)解落( )秋( ),能( )二( )花。过江千( )浪,入( )万竿斜。
(2)早晨起( ),面向太阳。前面是( ),( )面是(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乌鸦看( )旁边有许( )小( ),想出办法( )。
5、给加点字注音
1. 在这块空(___________)地上,狮子是主角(___________),它不会干下贱的勾当(_____________)。
2. 武将(_____________)立在一乘(____________)战车上,战马狂奔,几(____________)乎要飞起来。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鉴: 。
②徘徊: 。
③渠: 。
④清如许: 。
⑤源头: 。
⑥活水: 。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3】怎样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
7、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卜算子·咏梅”中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____是题目。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_________,赞颂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8、阅读《山居秋暝》,完成练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选择词语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暝(______): A.红日初升,天色明丽 B.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C.红日高悬,正午十分
(2)歇(______): A.休息 B.停止 C.尽
(3)浣女(______): A.玩耍的女孩 B.洗衣物的女子 C.做完事情的女子
(4)王孙(______): A.指诗人自己 B.贵族子弟 C.王家的孙子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这首诗的地点在______,当时季节是______。
【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对诗句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诗人运用了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运用了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
(3)最符合这两句诗描写景象的一项是(______)
A.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流淌在石头上。
B.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C.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
(4)诗人写下这首诗,根本原因是他(______)
A.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对山里百姓那种悠闲自在生活的热爱。
C.对山里秋季傍晚雨后美丽风光的喜爱。
9、课文回放。(5分)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他没有对我说一句话。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项工作。
终于,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放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轻轻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给亲爱的女儿披着披肩。
这时,他转过身来,看到了我,吃了一惊。他非常过意不去地说:“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给忘记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1)“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这句话,能不能改为“如此继续了一个多小时”?为什么?(2分)
(2)说说你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2分)
(3)“我”为什么十分“感激”?(1分)
10、课外阅读。
青蛙能捉害虫,保护庄稼。蜻蜓也能捉害虫,保护庄稼。啄木鸟能给大树治
病,让大树健康成长。它们都是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他们。
1.选文共有 句话?
2.短文写了 、 和 三种有益的动物。青蛙和蜻蜓
能 ,啄木鸟能 ,所以我们应该 。
11、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母亲河
①她像大海一样奔流,
用潮水
哺育人们
和人们栽培的庄稼。
她是食用的麦粒,
又是做衣裳的棉花。
她是我们欢乐和希望的
永不枯竭的源泉!
为人民造福——
是她的生活准则,
她对一切人公正无私,
殷勤灌溉着每块土地,
不分贫富,
她一律带给丰收,
你一旦收获,
就赶紧耕耘吧!
②她永远奔流不息,
乍一看——却像凝然不动。
一望无际的河水倾泻奔流,
是如此雄浑,又如此安详;
可是只要稍微激怒,
汹涌的水流便泡沫飞溅,
带着雄狮般的怒吼,
掀起惊涛巨浪。
③像甜蜜的希望,
她的玉液琼浆对我们无比珍贵。
像龙涎香一样,
她的两岸碧波荡漾,四季芬芳。
尽管她泥沙浑浊,
却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神圣,浩瀚的黄河啊,
是我们永恒的母亲!
【1】诗的第①节,为什么说母亲河是“食用的麦粒”“做衣裳的棉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节中的哪些词语突出体现了母亲河的美好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第②节,我们诵诵时如果配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曲调应当是( )
A. 急促紧迫 B. 温和委婉 C. 雄壮有力 D. 欢乐轻决
【4】诗的第③节,母亲河为什么能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写下几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白鹅(节选)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ōng cóng)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 jiǎo)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选文中,作者把鹅的步调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以“月亮是温柔的”为开头写一段话,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拓展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又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才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一个草料场。这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呀?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个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离草料场不远的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里,掩上门,把被子往地上一铺,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谁知这场大雪却救了林冲一命。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那火借着风势越来越大。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外面有人说话。原来是陆谦、富安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风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
这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打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走投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料场起火是意外吗?是谁放的火?为什么放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厦门地铁单程票使用须知。
①车票当日当站有效,隔日无效,不予退票;
②请保持车票清洁,勿弯曲折叠,勿接近磁场;
③进站时,请在检票机上方感应,出站时请插入检票机回收;
④单程票少补,多不退。
【1】这是厦门几号地铁线的站点图?( )
A.1 B.2 C.3 D.4
【2】本列地铁的终点站是( )
A.卢坑 B.海沧大道 C.五缘湾南 D.五缘湾
【3】关于地铁单程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车票只能当天使用 B.车票可以折叠
C.进站时车票要插入检票机 D.剩余的钱可以退还
【4】明明想去观音山,他应该在哪一站下车?从观音山离开,他还可以坐这列地铁去哪些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欣今天第一次自己坐地铁,你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会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妹妹在________玩游戏。
(2)春天,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有______,有______,各种各样,美丽极了。
(3)_________一边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小红军对陈明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小鸟在(巢里)(睡觉)。
小朋友们在( )( )。
蜜蜂在( )( )。
(2)小鸟盼妈妈快点回来。 → (可爱的)小鸟盼妈妈快点回来。(扩句)
森林里有鸟儿。 → ( )森林里有( )鸟儿。
(3)雨点打在荷叶上,嗒嗒地响,像欢乐的鼓点。(比喻句)
白茫茫的雪地像 。
(4)国王抱起了雄日。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扩写:( )春雨( )下个不止。
(2)缩句:老师转过身向同学提出问题。
(3)改病句:今天是我最高兴最愉快的一天。
(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5)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困难再大。 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19、我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是小作家。
小朋友,你课外一定读过许多寓言故事,哪则寓言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为什么?请你把它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习作。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