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按顺序把声母补充完整。
b ( p )m (______) (______) t(______)l
(______) k (______) (______)q(______)
zh(______)(______)r z (______) s
y (______) (______)
2、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题。
宾至(____)(____) 自(____)自(____) 千(_____)百 (____)
念念(____)(____) (____)风(____)雨 豁然(____)(____)
(1)我能再写两个“( )风( )雨”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豁然 ( )( )”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语。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________________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没有不醉的。________
3.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________
4.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_________
5.店家给武松筛了慢慢一碗酒。_________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在青云端。
2.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 。
4.月亮是__________,让夜行的人们__________;月亮是____________,使远行的游子_____________。
5.《月迹》这篇课文描写的是_________(时间)孩子们寻找月迹的过程,他们先后寻找到了_____________等足迹,表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让人明白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5、读拼音,写词语。
2020年是fēi fán______的一年。新冠病毒突如其来,wēi hài______着人民的生命安全。84岁的zhuān jiā_______钟南山亲任组长,全国各地医生书写最美逆行,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mǎn yì______的答卷。他们,是我们最jìnɡ pèi______的人。
6、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8、古诗阅读
所见
,
。
,
。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人把这首诗编成了小故事,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来排一排。
( )欢快的歌声响遍了整个森林。
( )于是他就闭上了嘴巴,轻轻地站在树下。
( )一天,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走在树林里。
( )忽然,他听见蝉“知了知了”的叫声。
9、课内阅读。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 )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 )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冲动 冲毁 发动 发扬
2.用“ ”画出“我”做的好事,用“ ”画出“我”做的坏事。
3.人们想让“我”光做 ,不做 ,为此人们想出了 。
4.下面( )是人们让“我”做的好事。(多选)
①利用水力发电 ②在江河里划船 ③放风筝
10、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爷爷和小树
①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②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③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1】第③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读一读第②和③自然段,用“____”划出小树不冷的原因;用“﹏﹏﹏”划出爷爷不热的原因。
【3】判断,在( )打“√”或“×。”
结合课文想一想,说“小树真好”的原因是:
(1)小树长得好。( )
(2)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 )
(3)小树帮助人们做好事。( )
11、现代文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
(2)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懒惰( ) 现实( ) 狂风暴雨( )
【3】题目中“追赶风筝的孩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
【4】两个孩子的幻想是______________,他们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______________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1903年,他们的幻想变成现实,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5】你从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请至少写出一个发明及发明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自然界有趣的现象
有人特别爱观察,在自然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彼特曼曾研究发现,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呼喊”,如果“呼喊”后得不到水“喝”,“呼喊”就变成了“呜咽”。他解释说,这种声音是那些从根部向叶子传输水分的导管在萎缩时发出的,萎缩的力量相当于轮胎气压的25倍,会造成含有水分的导管破裂,从而发出“哭泣”的声音。
对于植物为什么会像动物一样“哭泣”,美国科学家从化学的角度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当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或直接危害时,体内的亚麻酸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茉莉酮酸,同样能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的侵袭,茉莉酮酸的产生,就是植物“哭泣”的物质原因,也是抑制“疼痛”和医治创伤的良药。
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在被羊群啃食后,就会长出一簇刺针来。当羊群再来侵犯,针便会刺入羊的身体,羊群只好退让三分。有趣的是,被羊群吞食后长出的新嫩苗,在刺针的呵护下一直长到羊群吃不到的高度才抽出新的枝条来。
事实上,人们还发现了不少类似的事情。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自然界是那样的神奇,又是那样的“有秩序”。随意地破坏、侵犯,是会遭到报复的。
【1】照样子,写句子。
自然界是那样的神奇,又是那样的“有秩序”。
是……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在下边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西红柿在生长时“哭泣”,是因为有人伤害它。( )
(2)美国的科学家从化学的角度对“哭泣”作了解释。( )
(3)植物“哭泣”,是因为体内的茉莉酮酸转化成了亚麻酸。( )
【3】读了这篇短文,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白 杨 礼 赞(节选)
茅 盾
然而刹(shā chà)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yān yàn)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qiáng jiàng)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词语。
(1)努力奋斗,争取先进。 ( )
(2)(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
3.这篇短文中的哪些词语突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
4.由文中写的不折不挠的树,你想到了什么?
14、读一读,做一做。
金色的小花,有个金色的愿望:春天,我要带给人们淡淡的清香。
绿色的小树,有个绿色的愿望:夏天,我要送给世界一片阴凉。
明亮的小河,有个明亮的愿望:秋天,我要为丰收的大地快乐地歌唱。
洁白的雪花,有个洁白的·愿,望:冬天,我要给孩子,们送去惊喜。
【1】它们有怎样的愿望?连一连。
小花 给孩子们送去惊喜
小树 带给人们淡淡的清香
小河 送给世界一片阴凉
雪花 为丰收的大地快乐地歌唱
【2】火红的枫叶会有什么愿望呢?仿照短文写一写。
火红的枫叶,有个火红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两句话合并成一句写下来。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即使…也… 虽然……但是
1.今天是我们小组值日。我们应该把教室打扫干净再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上面的石块再重。小草能从下面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阵阵寒意向我袭来。我心里却感到无比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座楼房坚固。这座楼房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顾客说:“我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顾客说,他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妈妈说:“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照样子,转述妈妈的话)
__________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太棒了,这次演讲比赛我得了第一名!”弟弟_________。
(照样子,写出带有神态、动作描写的提示语)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童心向党快乐六一”文艺表演真精彩:同学们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变变脸。
颐和园,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 中指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连词成句。
(1)越来越 越来越 响 雷声 亮 闪电
________________
(2)指路灯 是 北极星 盏
________________
(3)生活 在 是不是 很 太空中 有趣
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仔细观察,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写完在心里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