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填。
(1)“声”字是( ) 结构,第四笔是( ),组词为( )。
(2)“起”字是( ) 结构,第七笔是( ),再写一个带有同偏旁的字( )。
(3)“快”字是( ) 结构,第二笔是( ),可以组词为( )。
2、根据提示写词语。
(1)津津有味(AABC式) _______ ________
(2)怒气冲冲(ABCC式) _______ ________
(3)千真万确(含有数字) _______ ________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用“____”画出描写秋天的词语。
口干( )( ) 层林( )( )
四( )八( ) 春光( )( )
五彩( )( ) 天( )云( )
4、看拼音,写词语。
虎年的春节biān pào( )声声,惊起了qī xī( )在树上的鸟儿们阵阵盘旋;彩旗piāo yáng( ),映衬着人们的笑容格外灿烂;花儿朵朵,点缀着城市的绚丽多姿。来自wǔ hú sì hǎi( )的人们纷纷chén jìn( )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祖国大地到处呈现出wàn xiàng gēng xīn( )的景象。
5、为下列各字加上偏旁,变成一个新字,并组词。
覃-( )( ) 竟-( )( )
累-( )( ) 户-( )( )
则-( )( )
6、阅读。
四季花鸟
春天开桃花,夏天开莲花。
秋天开菊花,冬天开梅花。
小燕唧唧喳,翠鸟吱啦啦。
大雁叫嘎嘎,喜鹊叫喳喳。
【1】一年有哪几个季节?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2】连一连。
春天 菊花 翠鸟 叫喳喳
夏天 桃花 喜鹊 唧唧喳
秋天 梅花 大雁 吱啦啦
冬天 莲花 小燕 叫嘎嘎
7、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为什么叫“西辞?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白居易 B.杜甫
【2】连连看。
pínɡ fú zōnɡ
踪 浮 萍
【3】标出诗的节奏。
【4】从诗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一读,做一做。
想变成一棵树,拥有无数的叶子,
微风里沙沙作响,讲述着绿色的故事。
想变成一朵花,去到山野里安家,
拉起小草的手,送给大地一幅画。
想变成一阵风,开始快乐地飞翔,
无论到什么地方,都送去鸟语花香。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棵 朵 阵 幅
一_____花 一_____画 一_____树 一_____风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鸟儿啼叫,花儿飘香。 ____________
(2)把事情或道理说出来。 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想变成什么?
想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又是荠菜花开时(节选)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
【1】荠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活动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荠菜有很多品种和颜色。(______)
(2)“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中的“肥大的家伙”指的是荠菜。(______)
(3)“我”不愿意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是因为太乏味了。(______)
(4)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对童年时光的追忆。(______)
【4】为什么对于“我”来说寻找荠菜是兴奋激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想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触着墙:_____________
巴在墙上:__________
萎了:_____________
相当牢固:_____________
【2】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是相当牢固的,不费一些劲是拉不下它的一根茎的。
B.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是相当不牢固的,不费一点儿劲就能拉下它的一根茎来。
C.这句话写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是相当牢固的,费上多大劲也拉不下它的一根茎。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有趣的树木
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人们称它是植物王国皇冠(guān guàn)上的绿宝石。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
有一种树,叫做黑心树,不仅名字古怪,而且样子也长得高大古怪,更怪的是树干的中心,居然是乌黑色的,多么有趣啊!傣族兄弟给它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它“挨(āi ái)刀木”。原来黑心树还有一个古怪的本领,你把它的主干锯了,第二年就会从残桩上长出二三枝新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种上十来棵这种树,一年到头的烧柴就不用愁了,所以,又叫它“烧柴树”。
密林中另一种有趣的树,叫做轻木。这种树生长十分迅速,一年就能成材。它高大挺拔,而重量却非常轻,0.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人就能背(bēi bèi)起来。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木材之一,用它制造的家具搬运起来可省力啦!
与轻木相反,这儿的铁力木是世界上最重的木材之一。铁力木四季常绿,高达30米。它的木色黑沉沉的,入水即沉,真有点像铁块。一块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铁力木砧板,力气小点的人还端不起来。铁力木不但重,而且木质致密、坚硬异常,是建筑和制作名贵家具的优良用材,还能用来制作高级乐(yuè lè)器。
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zhǒng zhòng)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
【1】短文中的多音字,请划去错误的读音。
【2】用波浪线“﹏﹏”画出本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全文是按先( )再( )后( )的方式构篇的。
【4】黑心树最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5】用“——”画出最能说明轻木轻、铁力木重的语句。轻木与铁力木除轻重大不相同以外,它们各自还有哪些特点?
13、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了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就知道了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
【2】选文写了双龙洞的洞口、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词语“挤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挤压”和“挤”的意思一样,用哪一个都能表达同样的意思。
B.“挤压”和文中“左右和上方的山石”相呼应。
C.从“挤压”一词把作者的感受写清楚了。
【4】文中画“﹏﹏﹏”句子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承接上文和引出下文
C.引出下文
【5】文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孔隙的狭小,请用“ ”画出2处,并详细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默读短文,完成作业。
林荫大道
这是一条林荫大道,东起小营,西到花园村。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使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拔 拨)的树和美丽的花儿交错相(印 映),真是景色宜人。
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盛,毛绒绒的梧桐果挂满树梢,整个树冠像撑起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夏日的(娇 骄)阳,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拂去了人们脸上的汗珠。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大道两旁。串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那么热闹。
每天,无数行人、车辆在这条大道上来来往往,就像穿行在绿树红花的长廊里。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适当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茂盛( ) ( ) 遮挡( ) ( )
【3】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理解词语。
树冠:_________________
亭亭玉立: _________________
【4】把第二自然段用“/”分成两层,并写出每层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
【5】整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写出林荫大道________的特点。
15、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 我被聘为北大生物副教授一职。(改病句)
(2)农业的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十分巨大。(改病句)
(3)我被其他孩子“选”成了班长。(改为反问句)
(4)人类被很多疾病困扰。(改为感叹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停着的燕子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缩句)
(2)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爸爸再三地重复叮嘱我不要忘记去奶奶家。(修改病句)
(4)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把句子换个说法)
17、天下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和提供的情境)
例句: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1)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跑进了教室。(绘画比赛得了第一名)
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跑进了教室。(奶奶生病了)
(2)例句: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姑娘不是快活地喊着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燕子在电线上排列成了错落的音符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一读,用其中你喜欢的词语写几句话。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读了上面的《狐狸和山羊)》这个故事,你肯定会有很多想法。假如狐狸第二次又掉进了井里,山羊看见了,山羊会怎样做?充分展开你的想象,把他们第二次相遇的情景写下来。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