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七台河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中国城市中,为国家政治和文化交流中心的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香港   D. 天津

2、耕作制度可以两年三熟的地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太湖平原 D. 海南岛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A.托克逊 B.火烧寮

C.海口 D.三亚

4、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

①人口多少  ②地理位置  ③自然环境  ④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素有冰雪高原 白色荒漠风库之称的(  

A青藏高原 B北冰洋 C南极洲 D撒哈拉沙漠

 

6、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牧产品是(  )

A.羊毛和棉花

B.牛肉和小麦

C.羊毛和小麦

D.奶制品、牛肉和小麦

7、有关台湾主要城市说法错误的是(

A、台湾的省会台北是最大城市   B、台南市是台湾最大的海港城市

C高雄市是台湾第二大城市   D、基隆是台湾第二大海港

8、下列关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B.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

D.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利于工业发展

9、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下列有关长江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区域提供灌溉用水 B.为区域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

C.冲积形成沿岸平原,利于区域农业生产 D.长江上游水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10、不能体现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是:

A.有许多大学 B.许多大学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C.有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 D.每天有许多国际航班从北京飞往世界各地

11、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匮乏 B.气候湿热 C.气候寒冷 D.地势崎岖

12、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狭人稠

B.多火山、地震

C.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

D.河流长,水量小,流速急

13、澳门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 运输业   B. 金融业   C. 博彩旅游业   D. 国际贸易

14、中东地区最缺乏和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A.铁矿和石油

B.水资源和石油

C.水资源和煤炭

D.煤炭和天然气

15、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下列说法符合美国国情的是( )

A.种族构成复杂,主要人种为白种人

B.原有居民印第安人为黑色人种

C.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D.以英语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16、关于香港经济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②世界制造业和博彩中心 

③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 ④世界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降水   C. 热量   D. 土壤

18、对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热带沙漠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④是印度河

19、2013年底,我国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底,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图9为“北京市2012-2016年人口变化统计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        )

A.2015年人口出生率最低,人口总数达最少

B.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相同

C.近五年内人口总数先增后减再增

D.出生率变化幅度小于死亡率

【2】北京市的人口变化(        )

A.与我国人口政策密切相关

B.与当地自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C.随当地医疗水平变化而变化

D.与北京市副中心建设密切相关

20、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矿产资源法丰富

C.水资源多

D.北京是首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盐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

22、20世纪初,五邑华侨华人在家乡建设的民居——________,已于200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3、黄河水灌溉的平原是__________

24、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有      

25、西北地区植被景观从东向西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钢铁工业走廊是由上海宝山、安徽______和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

27、有哪些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8、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的短缺,使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得到了改善。

29、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 堆积区,它的地貌景观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

30、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该省级行政单位地形格局的特点是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下图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我国某种农作物”;“济南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一线。

(2)图中农作物的名称是____,它主要盛产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该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

(3)读济南气候资料图,分析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是____,在每年3-5月份,该地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解决这种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____

3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西北地区的哈密瓜与葡萄比其他地方甜,原因是:________

(2)青藏地区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

(3)由于气候不同,各地发展的农业也不同,那为了更好的种植粮食作物,西北地区适于发展________农业,青藏地区适于发展________农业。

(4)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________

33、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图为某旅行团队春节期间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线路,根据有关信息回答:

时间

日程安排(旅游路线)

第一天

广州→武汉→宜昌

第二天

宜昌→重庆

第三天

重庆→成都

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第六天

青海湖→广州

(1)第一天,旅行团从______省的广州出发坐火车,穿越①______(山脉)的隧道,到达______省武汉市。

(2)第二天,坐轮船沿长江______(顺流、逆流)而上,沿途测览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大坝风景区,在重庆上岸,看到当地的汽车悬挂______(重庆简称)的号牌。

(3)第三天,该旅行团乘坐大巴行驶在从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上,沿途可以观赏______盆地的景色。

(4)从广州出发到抵达武汉,大多数旅客都感觉天气变冷了,纷纷换上厚衣服,原因可能是______(请选择)。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增高

D.海拔降低

(5)第四、五天,旅行团游览的青海湖是一个______(淡水、咸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其原因可能是______(请选择)。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增高 D.海拔降低

(6)该旅行团在第六天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期间共飞越了我国______级阶梯回到广州。

3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高原,B______山脉,C_____山脉,D____河。

(2)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名称①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带;从四大区域的位置看,位于____地区;从地势三级阶梯看,位于第____级阶梯。

35、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人们往往在稻田插秧后7~10天内,将鱼苗放入稻田,进行稻田养鱼。鱼类不仅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还可能肥田,鱼群游动还可以搅动泥土,加快肥料分解,既有利于水稻丰产,又能获得鱼类产品。近些年来,人们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养殖模式,实现了稻、鱼、鸭、蟹立体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________?②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