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如下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建设需要,可以不考虑环境问题
C. 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 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活动,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2、台湾同胞祖籍地大多在福建,清明前后许多台胞回乡探亲、祭祖,说明台湾与大陆
A. 地缘相近 B. 血缘相亲 C. 文缘相承 D. 商缘相连
3、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A. 三江自然保护区 B.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C.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区 D.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4、我们鞍山市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绕着太阳转 B.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90°W、89°S B. 80°E、40°N C. 10°E、1°S D. 108°W、71°N
6、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人以米饭为主食 B. 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 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D.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7、台湾岛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下列与之相关的是( )
A.山高、林密
B.水多、岸奇
C.山高、水多
D.林密、岸奇
8、老李的女儿在英国伦敦工作,长年不能与父母团聚,女儿每周都会打电话回中国与父亲聊天。由于中国和英国之间有时差(中国在东八区),下列时间中最合适老李接女儿电话的是( )
A. 早上5时 B. 中午12时 C. 晚上7时 D. 深夜0时
9、下列海峡中既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又是两大洋的分界线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士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10、1801 小王同学在暑假游记中写道:我终于看到了成群的牦牛、高大的雪山、雄伟的布达拉宫。和我的故乡“小桥流水人家”形成鲜明的对比。该游记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11、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是( )
A.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B.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C.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
D.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
12、香港作为世界著名自由港,______长期以来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
A.旅游业
B.对外贸易
C.房地产业
D.金融业
13、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熟制为(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
14、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 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C. 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 参与国际事务过多
15、关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的土壤为黄土,华北平原不是
B.水资源都较缺乏
C.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和花生的主要产区
D.黄土高原的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16、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17、北京的气候特征主要是
A.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D. 全年炎热少雨
18、许多顺口溜描述了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读顺口溜(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顺口溜所反映的环境,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
【2】该顺口溜所反映的区域,自然特征是(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温暖
19、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 )
A. 沿海各省发展极不平衡
B. 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
C. 内地各省发展极不平衡
D. 各城市间发展极不平衡
20、南方地区房顶坡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多 B.气温高 C.气温低 D.降水少
21、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________ 和________ 业在经济这占重要地位,________ 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中.
22、沈阳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3、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 、平原、 、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24、我国的四大海产是________,小黄鱼,带鱼和________。
25、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26、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
27、在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长江三角,_______是最大的城市,_______是最大的港口。
28、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
29、北京城位于______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______向_____倾斜。北京是全国的_____中心、_____中心,还是国际交往中心。
30、日本国土南北________,海岸线________,多优良港湾。
31、读某海峡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东南亚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C_____洲与 D_____洲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A马来半岛和 B_____岛之间的_____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
(2)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里终年_____(气候特征)。
(3)东南亚的主要矿产为锡和_____,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是_____。
(4)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为(______)
A.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 D.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32、2018年的暑假,南昌的小明和家人一起完成了一次新疆之旅。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乘火车经过河西走廊时,看到片片绿洲,这些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和______。
(2)在新疆地区,小明看到了很多瓜果地,而且农产品品质优良,试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在南疆地区,小明看到了成片的棉田。他了解到这里的长绒棉品质优良,采摘期集中在9~10月,由于新疆地多人少,采棉人力严重短缺。小明思考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①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水稻②招募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帮助采摘
③从我国东南部大规模移民到新疆地区④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机械采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返程时,邻座的一位支教老师和小明聊起了西气东输工程。西线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____油气田,东至_______。将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请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台湾省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樟脑等。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省利用其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省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材料二:台湾省位置分布图(图一)、台湾省物产和城市分布图(图二)。
(1)台湾省东临 (大洋),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台湾省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大陆游客可购买当地的 (任写一个)。
(2)台湾岛热量充足,降水,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因此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请再任意写两个台湾岛的美称。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台湾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任答一条即可)
(4)根据材料一中台湾省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完成下列表格。(填字母或数码)主要出口产品特征:A—高附加值;B—初级;C—普通工业。主导产业类型:①—劳动;②—技术;③—原料。
时间 |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 | 主导产业类型 |
20世纪50年代 |
|
|
20世纪60-90年代 |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
|
34、2017年暑假,兰州的小林和家人一起完成了一次新疆之旅.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乘火车从兰州到新疆,经过河西走廊时,看到片片绿洲,这些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 和地下水.绿洲周边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她们乘坐的火车路线是 .
(2)在南疆地区,小明看到了成片的棉田他了解到这里的长绒棉品质优良,你能帮她说出长绒棉品质优良的原因吗? ; .读图中降水量图,新疆气候为 ;该地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
(3)返程时,邻座的一位支教老师和小明聊起了西气东输工程,新疆的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大,其中 (盆地)天然气储量站新疆大部分.该盆地位于地势的第 阶梯。
35、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北与A________(国)东与 B_______(国)陆地接壤.
(2)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主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___________,本区形成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优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