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廊坊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烛焰

C.人的眼睛

D.水晶杯

2、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作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球的光路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4、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冰,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寒冷的冬天,树上挂上了“雾凇”,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5、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PQMN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v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  )

   

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

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

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

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

6、关于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鲜红的玫瑰花反射红光,而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长汀旅游已红遍全国,甲、乙是游客用同一架焦距不同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 到母亲园雕塑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正确的是(  )

A.拍照的雕塑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雕塑和相机的距离比拍乙远一些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拍摄画面时,相机成的像是雕塑倒立缩小的虚像

8、1立方米的水结成冰后(  )

A.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9、如图是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糕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白气”飘的方向应该如图甲所示

D.“白气”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10、如何测量田地对于古代农业生活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古人发明了以步为依据的测量方法。先秦时商鞅规定“举足为跬,倍跬为步”,即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A.1mm

B.1cm

C.1m

D.1km

11、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dB

B.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C.洗澡时26℃的水温最适宜

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2000Hz

12、生活中经常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B.高铁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00m/s

C.中学生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13、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55℃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新型水杯对沸水降温时,该材料发生了熔化。

B.该材料是晶体,熔点为55℃

C.15-30min,该材料需要吸热

D.该材料熔化时间为45min

14、在青铜峡峡谷,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15、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

B.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25m/s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1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

B.体积为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17、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一枚鸡蛋质量大约是

D.教室内的温度为

18、初三年级的小华尝试进行了如下问题的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她一拃的长度约为18cm

B.晚饭后,她陪奶奶散步的速度约是11km/h

C.我们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9m

D.她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19、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体积分别为。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20、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物理量估计合理的是(  )

A.教室里一个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B.一个普通矿泉水瓶内可盛的水

C.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

D.一包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21、规格相同的塑料瓶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甲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2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

A.1次

B.2次

C.3次

D.以上都有可能

23、对于远视眼患者(如图所示)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24、广州人喜欢喝汤,尤其是炖汤。如图所示,炖汤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煲底隔离,再用气炉给煲底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生成要吸热

C.大煲内的水沸腾后,炖盅内的汤也会沸腾

D.炖汤时,炖盅内汤的温度可以达到大煲内水的温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0kg的木箱,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5m、高1.6m,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J。(g=10N/kg)

26、甲乙两图中,___________图是近视眼,要佩戴 ___________镜矫正。

27、一辆货车的最大运载量为50t,货箱容积为40m3。如果用这辆货车同时运输钢材和木材,已知钢材的密度为7.9×103kg/m3,木材的密度为0.9×103kg/m3,在充分利用货箱空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多能同时运载_____m3钢材和_____m3木材。

28、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9、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振动发声;演奏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的长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

30、某同学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该同学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是_________

31、中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密度___盐水密度,干瘪、被虫蛀的种子会漂浮在液面上是因为密度______ 盐水密度。

 

32、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33、“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美泉城济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其中“波涛声震大明湖”则形容了泉水喷涌时产生的声音的_____非常大;(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而且我们听到的“波涛声”是通过_____传播过来的。

34、如图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若用甲、乙、丙、丁代表四种声音,则你可以归纳提炼出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小红、小刚分别测量家中一瓶酱油的密度。

(一)小明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一瓶酱油、玻璃杯、量筒。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将干燥的玻璃杯放在天平左盘中,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并拨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水平平衡,此时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玻璃杯质量是________g;

(3)用量筒量取90mL酱油,将一部分倒入玻璃杯中,量筒中剩下的酱油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量得到玻璃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102.4g,测得酱油密度为________g/cm3

(二)小红用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一瓶酱油、不锈钢盆。实验步骤如下:

(1)用电子秤称出整瓶酱油的总质量是1165.2g;

(2)将酱油倒入不锈钢盆中,用电子秤称出瓶子的质量是15.2g;

(3)酱油瓶子上标有“净含量1L”的字样(设净含量为准确值,不考虑工业生产误差)。小红测得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交流与评估】

小明和小红的测量结果更接近酱油密度真实值的是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三)小刚用另一种方案测量酱油密度。

(1)用天平测得一小瓶矿泉水(满瓶)和瓶总质量为m1

(2)倒掉水并晾干水瓶,测得空水瓶质量为m2

(3)将酱油灌满水瓶,测得酱油和瓶总质量为m3

利用以上数据可得酱油的密度ρ酱油=________(已知矿泉水密度为ρ)。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根体积、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受到拉力时,它伸长的长度L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将其两端分别与容器底部和一正方体物体相连接,物体边长为10cm。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此时水深24cm(如图乙),取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2)此时拉力F的大小;

(3)物体的密度;

(4)打开出水口缓慢放水,当弹簧没有形变时,关闭出水口。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7、小明一家假期驾车到临沧旅游,途中小明看到路边的标志牌。

(1)此时他家的车速已达20m/s,若仍以此速度向前行驶,这辆车是否超速?请计算说明。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从此处出发,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临沧?

38、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g10N/kg)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作出图中物体AB的像(要求保留画图痕迹)。

40、重为4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画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 B. C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