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舟山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的“后厂”主要指(  )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港澳地区   D. 台湾

2、澳门的支柱产业是( )

A. 博彩业 B. 建筑业 C. 对外贸易 D. 纺织工业

3、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差异很大,有关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4、下图为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

5、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恒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西欧平原

6、下图中反应了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状况正确的是

A. 南方水多土多   B. 北方水少土少

C. 北方土多水少   D. 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较合理

7、关于亚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 亚洲共地跨热带、温带两带,热量充足

C.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

D.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8、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

A.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地下水含糖份多

C.土壤中含糖份多

D.品种优良

9、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④东临太平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某同学在暑假游记中写到:那天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到了我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中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A. 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11、北极地区气温降水量高于南极地区,这两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不同 B. 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

C. 南极地区没有常住居民 D. 风力的影响

12、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在经济发展上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以博彩业为主   B. 都以出口加工业为主

C. 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 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13、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   )

A. 银川 B. 武汉 C. 太原 D. 西安

14、亚洲人数最多的人种是(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1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根基、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开播啦。你知道有关天气气候、大江大河的美妙诗句吗?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天上”和“海”是分别指(     

A.巴颜喀拉山东海

B.唐古拉山渤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渤海

16、基于北京的城市职能,以下企业最适合在北京发展的是(   )

A. 机器人研发 B. 钢铁工业 C. 石化工业 D. 纺织印染

17、读台湾经济发展历程示意图,回答小题.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   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新技术产业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经济命脉一直是( )

A. 软件制造   B. 出口贸易   C. 金融   D. 旅游

18、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雨就是降水

B. 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定有云

C. 降雨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D. 降水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19、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解决该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  )

A. 植树种草   B. 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C. 大力发展畜牧业   D. 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

20、被称为“江南水乡”的是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   、平原、   、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22、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以南,________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23、请列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

24、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________林景观为主,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以________林景观为主。

25、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6、西北地区植被景观从东向西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东北地区气候最显著的特点——_____,由于蒸发微弱,在低洼处分布有大面积的_______

28、北京建设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以长江为轴线的_______地带与贯穿南北的_______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形如英文字母“H”的经济格局。

30、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   ,实行   制度。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地形两方面分析乌鲁木齐降水少的原因。

(2)小明从兰州乘火车到乌鲁木齐,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线,从西宁沿铁路线②到拉萨,最能看到的景观是 (选择字母代号)。

A.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B.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C.地面平坦,草原广阔 D.地面崎岖不平,多梯田

(3)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4%,优质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大67%,分析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4)图二中①河流河谷地带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简述其原因。

(5)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

3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自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保护区采取一些列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柴达木盆地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表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水面

非农业用地

荒地

占总用地比例%

0.19

46.64

2.86

0.66

0.06

49.56

(1)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________________三条河流的源地的在总称,它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地区。

(2)柴达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

(3)青海湖流域内最大河流是布哈河,该河属于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4)写出为了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所应采取的措施(一条即可)________

33、读下图“黄河、长江水系简图及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与长江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

(2)“一碗水、半碗泥”是对黄河的生动写照,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填地形区),下游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形成“________”。

(3)黄河、长江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图中C、D分别为三门峡水电站和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E、F分别为________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4)长江干流横贯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它沟通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有“________”之称。

(5)图中右侧的漫画说明了两条河流均有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

(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

①治理泥沙  ②引黄淤灌  ③防治凌汛  ④加固大堤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34、图说地理。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全程11179公里的渝新欧铁路应运而生,通车后重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仅需13天便能快速遍布欧洲并且辐射沿线。该线路以运输时间比海运更短、运行费用比航空更省、安全保障更高等优势,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请根据图文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渝新欧全线均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温带,途经三个大洲、六个国家。_______

2 该铁路线作为重庆连接中东的通道,起于重庆,终点是德国的杜伊斯堡。_______

3 重庆依托丰富的人才、渝新欧起点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_______

4 该铁路线辐射区域与欧亚第二大陆桥相同,都是以中国西部及长江以南区域为主。_______

5渝新欧打破了中国传统以东部沿海城市为重点的对外贸易格局。_______

6)该线路运费省、运时短、安全性高,已成为西部货物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_______

35、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展了多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问题。

 

(1)线路a、b调配的是_______资源,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_______工程,该资源的调配主要输送方式是_______

(2)该项工程的一期a线是把A_______(省级行政区)_______(地形区)资源,向东输送到我国B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程的二期工程b是引进中亚地区的资源,最南输送到我国C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_______海;此项工程意义重大,对于输出区A的意义是_______;对于输入地区B的意义是_______

(3)工程a、b线的西段经过了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_______(特点),生态脆弱,若破坏地表植被,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所以,所以该项工程采取施工严格规定沿线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等措施,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4)该资源输入地B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该城市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有_______作用。B区域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请简要分析B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_______(至少3点)。

(5)线路c、d调配的是_______资源,这分别是我国的_______工程的东线和中线。c、d线均把资源调往我国D_______(地形区),请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简要分析D区域该项资源短缺的原因_______

(6)东线工程c的起点在江苏_______(城市),利用_______向北输送该资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