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藏地区划分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势 B. 降水 C. 纬度位置 D. 气候
2、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河源头,主要的河流有
A. 长江、黄河、珠江 B. 黄河、怒江、珠江
C. 长江、黄河、澜沧江
3、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 工业 B. 农业 C. 博彩旅游业 D. 对外贸易
4、北京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其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 )
A.北部生态涵养发展区 B.中关村高新技一条衔
C.首都功能核对心区 D.城市功能发展区
5、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位于(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6、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
A. 第1位 B. 第2位 C. 第3位 D. 第5位
7、关于港、澳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港和澳门都地处南海之滨,分布在珠江口东西两侧
B. 香港和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珠海和深圳
C. 香港和澳门都东、西、南、北四面环海
D. 香港和澳门连接的省份不同
8、贵州省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铁矿
9、受纬度影响,黄河形成凌汛的河段是( )
A. 宁夏,甘肃 B. 内蒙古,山西 C. 山东,山西 D. 内蒙古,山东
10、卫星云图通常用蓝色代表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代表云雨区,当陕西上空为浓厚的白色时,说明该地天气
A. —定有雨 B. 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C. 多云转阴 D. 晴朗
1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12、新疆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是指阿尔泰山、昆仑山和( )
A.长白山 B.天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
13、关于香港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香港的经济繁荣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 B.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
C.香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 D.香港土地资源紧张,绿地很少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 北依昆仑山,南邻秦岭
15、图甲是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我国某地区的经济林木分布图,图乙是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图中逐月累积降水量是每个月的降水量相加而成,例如,7月对应的480mm是指1~7月的降水量的总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经济林木最有可能的是( )
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荔枝
【2】图示地区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3】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寒冷干旱
1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B.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C. 江汉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D. 青藏铁路是我国最长的铁路
17、日本传统的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主要因为( )
A.从经济角度考虑,可降低成本
B.从房屋性能考虑,保温隔热
C.从气候方面考虑,降水较少
D.从安全方面考虑,抗震减灾
18、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气温较高,热量充足
19、关于北京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着重发展重工业
B.着重发展轻工业
C.着重发展核工业
D.着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高科技产业
20、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原有工业基础好
B.能源资源丰富
C.高等教育发达
D.紧邻香港、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21、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是哪里的水? 。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描写_______地区景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描写________地区景观。
23、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________ 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24、从气候的角度看,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意________ ;北方的房屋比较注意________ 。
25、东北平原:黑色土,又称“________”。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_______”。
26、北方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上,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27、__________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28、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 、 、 。
29、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________,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是________,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是________。
30、有哪些重要的矿产地? 的稀土、 的镍、 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等。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在《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上,地理老师展示左图,阐述区域位置。右图为班级某位同学到全国各地研学旅行时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
(1)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地区。
(2)左图中甲山脉南北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甲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
(3)该同学在黄土高原拍摄的景观照片表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形态特点。该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右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与该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气候、植被。
材料2:近50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地理老师展示表1,说明在不同阶段,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
表1
|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 2000年至2010年 | 2010年至今 |
治理模式 | 小流域综合治理 | 退耕还林还草 | 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 |
主要措施 | 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 | 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植树种草 | 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
(4)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目的包括( )(不定项选择)
A、减少水土流失 B、减轻风力侵蚀 C、阻拦沟谷泥沙 D、保障粮食供应
(5)从植树造林到植树种草和植被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变化,说明( )(单项选择)
A、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 B、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
C、恢复黄土高原生态不应人工干预 D、生物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
32、图一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二为长江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国家的名称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海洋的名称_____。
(3)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
(4)北回归线共穿过的四个省区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
(5)长江发源于_____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注入东海。
(6)长江上游和中游河段的分界点是_____,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上、中、下)游,其中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7)长江支流众多,冬季无结冰期,航运便利,水运发达,被称为“_____”。
(8)“裁弯取直工程”是长江防洪和发展航运的一项有效措施,重点实施的水域是_____。
A.滩多流急的川江 B.面积逐渐缩小的洞庭湖 C.九曲回肠的荆江 D.奔流之下的金沙江
33、 201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建交。图1为巴拿马位置示意图,图2为巴拿马地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拿马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被誉为“世界桥梁”。
(1)巴拿马国土呈S形,连接 和 两大洲,有“陆上桥梁”之称;巴拿马运河大致由北向南连接了 海与 湾,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比绕行 海峡缩短了一万余千米的航程,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有“海上桥梁”之称。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工程奇迹之一,通航已有百年历史。
(2)巴拿马运河修建在 。(双项选择)
A.国土中部陆地狭窄处 B.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
C.海拔较低相对平坦处 D.西部人口稀少的地区
(3)巴拿马运河修建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单项选择)
A.气候寒冷,风沙大 B.高温难耐,易中暑
C.沙漠广布,运输难 D.河流稀少,缺淡水
(4)巴拿马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内容填入相应的空格,完成结构图。(填字母)
A. 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B. 发展海洋捕捞业
C. 发展旅游业和转口贸易 D. 大量出口粮食作物
34、读“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的“输”指的是采用___________运输方式。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线西起_________盆地的_________油气田,东到B所表示的_______市,沿途经地的其他省级行政区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陕西、_________、__________、安徽、__________。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各有什么意义?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达到13332万吨,约占全国根食总产量的20.26%东北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其中,黑龙江省根食产量7507万吨,吉林省粮食产量3633万吨,辽宁省根食产量2192万吨,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东北地区又是我国最著名的林区,夏日漫天皆绿,树海苍翠蔽天;冬时大地银装素襄,茫茫一片林海雪原,被人们誉为“绿色金子的宝库”。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
材料二:东北三省地形图(图1)和东北三省多年平均雪期的空间分布图(图2)
(1)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河流:a_______.
(2)东北三省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边疆___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
(3)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_______和山地为主,三面环山,东侧和北侧为界河,呈现出_________的地表形态特征。
(4)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当的季节是_________图2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_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5)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从生活实际出发说出保护森林的意义。(任答两点即可)
(6)分析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