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湖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对像的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液化气罐是方便饭店、食堂等使用的专用压力容器,要安全规范使用。一只总质量为25kg的新液化气罐,罐中气体密度为10kg/m3,使用一段时间后,液化气罐与剩余气体的总质量变为20kg,罐内气体的密度变为刚开始使用时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气罐的容积是10m3

B.液化气罐的质量为20kg

C.当总质量变为20kg时,罐中剩余气体的质量变为刚开始使用时气体质量的一半

D.若再使用一段时间,液化气罐与剩余气体的总质量变为17kg,则此时液化气罐中气体的密度变为刚开始使用时的六分之一

4、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诗词之美。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液化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升华形成的

D.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5、游客在山西名胜古迹莺莺塔侧以石扣击,竟能听到塔上发出清脆悦耳的蛤蟆声,游客能分辨出是蛤蟆声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6、下列对图中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挖掘机的车轮装有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

B.图乙:破窗锤的锤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C.图丙:浴室铺防滑地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D.图丁:自行车安装滚珠轴承是通过减小压力的方式来减小摩擦力

7、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就可以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依次敲打瓶口时,甲发出的音调最低

C.用不同力度敲打同一瓶口,发出的音调不同

D.改用嘴依次吹瓶口,甲发出的音调最低

8、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用同样的力度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质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10、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18s、0.15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图中的(  )

A.

B.

C.

D.

11、下列关于紫外线与红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餐馆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杀菌

B.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

C.红外线可以传递光能,而紫外线不能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鉴别纸币的真伪

12、如图沙画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各种造型,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沙画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3、一同学用分度值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1cm、12.3cm、12.4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

A.12.27cm

B.12.3cm

C.12.2cm

D.12.4cm

14、如图所示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15、在小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发现将蜡烛放在如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和透镜等大的光斑,左右移动光屏后光屏上的光斑始终大小不变,关于此透镜的焦距f和实验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乙所示,先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再适当移动光屏位置(图中没有画出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小聪继续实验,若蜡烛在20cm刻度线处不变,光屏向右移动3cm,为在光屏上成清晰像,凸透镜往右移动距离应大于3cm,才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蜡烛清晰的像

C.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小聪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D.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此时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上方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小聪应该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16、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吃冰棒的时候,常常看到在冰棒的周围有“白气”冒出,按生活经验,有关“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会向上飘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D.“白气”是冰棒蒸发的水蒸气

17、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牛叫的声音(       

A.音调高,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大

C.音调高,响度小

D.音调低,响度小

18、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90°

B.乙图中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逐渐变小

C.丙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实像

D.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19、为了上网买一双鞋,小科同学测量了他脚的长度,分别是24.2厘米,24.3厘米,24.1厘米,26.0厘米,24.4厘米。小科脚的长度是(  )

A.24.60厘米

B.24.6厘米

C.24.25厘米

D.24.3厘米

2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C.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21、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2、沿途有噪声监测设备,显示的“噪声60.5dB”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3、小宁用最小刻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支笔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13.4cm

B.13.420cm

C.13cm

D.13.42cm

2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蜡烛在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可以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来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明和他爸爸暑假期间外出游玩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6、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50N的物体,使其升高3m,所用拉力为200N,则有用功等于 ______J,额外功等于 ______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

27、发光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时,在屏上得倒立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如果得到的实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体必须放在___________范围内。(两空均用uf 的关系式表示)

28、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和具有______性,导致内部存在各个方向压强。三峡大坝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增加而增大;三峡水库水面下10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帕。

29、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___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_______

30、市场上出售一种食用调和油,其中一瓶标有“2kg,2.5L”,该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g/cm3。将这瓶油用去一半后,油的质量将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密度将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31、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叫做______,在“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前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______。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牛,它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牛,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牛。

32、如图所示,某校园内安装的噪声检测仪显示为62dB,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为了减小噪声,小红用手捂住了耳朵,这是在________减小噪声,小华关上了窗户,这是在________减小噪声。

33、如图所示的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N,该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

34、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   ,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_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气泡情况

少量气泡,上升过程中渐变小

大量气泡,上升过程逐渐变大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8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_______(只填字母);

A.只有8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   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C.得到可靠的结论

5)另一小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将常温下质量为千克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升高,求水需要吸收的热量。(J/(kg·℃))

37、用动滑轮提起货物如图所示,货物重352N,工人用220N的拉力将货物匀速提升5m,所用的时间是20s。求:

(1)在这次提升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

(2)在这次提升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拉力F的功率。

38、科研人员为测出海水中的声速,在海面上向另外一艘船发出超声波,在4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两船相距3060m,请你计算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甲所示,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手柄看做是一个杠杆,是阻力、请你在如图乙中分别画出动力和阻力的力臂L1L2

4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1、如图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像A'B'对应的物体AB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