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白银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科学统计发现,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2、今年暑假,小明在练习游泳时,他潜在水面以下时,看见岸上教练做的手势的光路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出了物理书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现要拍出如图乙所示的照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靠近物理书,镜头向后调节

B.照相机远离物理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远离物理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物理书,镜头向前调节

5、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ρ2 = ρ3 ρ4;② ρ1ρ2 ρ3ρ4;③ m1 m2 m3 m4;④ V1 V2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右盘中

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D.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橡皮泥质量不变

7、小华用金属管自制小乐器,如图。敲击不同长度金属管,能发出“do(1)”“re(2)”“mi(3)”“fa(4)”“sol(5)”“la(6)”“si(7)”。小华演奏歌曲《两只老虎》中的“快”时,应敲击的金属管是(  )

   

A.a

B.c

C.e

D.g

8、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下列四个节气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立春——冰化成的水

B.白露——草上的露珠

C.   霜降——枝头上的霜

D.冬至——房檐上的冰

9、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2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10、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11、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给搅拌机装上罩子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车喇叭禁鸣

12、安装教室窗户玻璃时,宜选用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  )

A.0~2m,1mm

B.0~10cm,1cm

C.0~10cm,1mm

D.0~2m,1dm

13、如图所示,在“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发现车厢窗台上的硬币长时间保持静止,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行走中的乘务员

B.车厢的窗台

C.铁轨

D.路边的树木

14、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5、小桂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有“锯齿”形状,如图所示:

①他猜想袋口“锯齿”形状处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

②他先在“锯齿”状处、后在平边处撕开包装袋,比较两次用力大小。

则环节②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设计和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6、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后退1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

A.不变,2m

B.变大,2m

C.不变,4m

D.变大,4m

17、如图,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质量为M的小华骑着一辆质量为m的独轮车,以速度vA点匀速通过一重为G的水平独木桥,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支撑着。图中能表示B端支柱所受压力F与时间t的关系是(  )

   

A.   

B.   

C.   

D.   

18、如图,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盐水和煤油,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是水,乙是盐水

B.甲是盐水,乙是煤油

C.乙是盐水,丙是水

D.乙是水,丙是煤油

1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和试管中都装有冰水混合物。在烧杯内还有冰剩余之前,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杯和试管中的冰都在熔化

B.烧杯中混合物的温度在持续上升

C.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是不能熔化

D.试管中的混合物温度在持续上升

20、同学们百米赛跑时,关于比较其运动快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B.终点裁判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C.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D.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21、刻度尺是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哪一个正确(  )

A.

B.

C.

D.

22、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23、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在AB段温度升高,开始熔化

B.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C.海波的凝固点是48℃

D.8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C.小提琴和二胡能发出音色相同的声音

D.真空中的声速是340m/s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明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分析,在每隔20m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启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5.5s7.9s10.7s12.5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

1)测试过程中是否存在误差________(填“是”或“否”);

2)小明跑1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3)小明在第______20m内的平均速度最快。

26、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像(以上两格填).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填靠近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

27、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2)如图2物体长度为 cm

 

28、如图所示的等高的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3m,底面积分别为3SS,则两长方体对桌面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若沿竖直方向切割长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割长方体B,要使两长方体A、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长方体A、B剩余的高度之比为__________

29、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______ 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指利用声音获得身体______ 的。

30、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白光是______(选填“单色”或“复色”)光。在不同色光中,红、绿、______是三原色光。

3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小王同学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等大的像。现将物体放在了凸透镜前的某处,光屏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出现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像。

32、在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有一种独特的取水方法,日落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将头插进沙里,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水蒸气的________(填写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会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3、如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34、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当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右移动时,液面将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小宇用的这种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_____

(4)小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请帮小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某厂生产的温度计不够准确,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在2℃,而在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01℃(标准大气压下),用这样的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读数为60℃,那么这杯热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___

37、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s后,司机听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多远?

(2)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

38、首届南通国际马拉松赛于 2019 10 13 日上午 8 点鸣枪起跑,小强同学参加了其中的迷你马拉松5km)项目。

1)小强全程用时 20 min5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m/s?合多少 km/h

2)若小强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6m/s,则后半程他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作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40、图中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

41、如图所示,画出光线经凹透镜入射的光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