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山南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4∶1

B.4∶3

C.8∶1

D.2∶1

2、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该句中“潭影映人”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月食形成

B.雨后彩虹

C.水球成像

D.水中倒影

3、声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

B.   该实验既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又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C.       表示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进行定位

4、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A.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

B.家庭用液化石油气

C.喝开水时镜片模糊

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

5、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从8cm逐渐变为4cm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保持不变

B.铅笔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增大

C.铅笔的像的高度逐渐增大

D.铅笔的像的高度保持不变

6、现有体积相等的实心甲球和乙球多个,将5个甲球和3个乙球分别放入已调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正好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5︰3

C.3︰5

D.无法确定

7、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

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

8、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橙黄

B.绿红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

9、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实像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但是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

B.利用红外线可以消毒杀菌

C.利用紫外线可以验钞

D.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0、下列关于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凿壁借光

D.镜花水月

11、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初一(10)班的同学们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

B.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C.“洪亮的歌声”指的是响度大

D.唱歌时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远

12、如图所示,2023年5月10日晚,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升空。运载火箭加速上升时,若认为地面是运动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运载火箭

C.指挥塔

D.发射架

13、电影中,演员很轻松地举起一个大“铁狮子”,最适合制作“铁狮子”道具的材料是(  )

A.铁

B.泡沫塑料

C.铝合金

D.石头

14、11月30日,2023年第十二届杭州戏剧节正式开幕。开幕式当晚,改编自司汤达原著、由孟京辉导演的史诗巨制《红与黑》,作为本届杭州戏剧节的开幕大戏率先与观众见面。跟观众能看到舞台上的人物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墙上手影

B. 铅笔错位

C. 镜中人像

D. 邮票放大

15、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仅依据下列诗句中的描述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天台四万八千丈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桃花潭水深千尺

16、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词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音调高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17、下列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对于同一物体,参照物可以不同,但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同的

D.要想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18、白天天晴时,我们在校园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圆形光斑,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光斑是树叶的实像

C.光斑是太阳的实像

D.光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9、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他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270m。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刘速度最小

B.小韩速度最小

C.小王速度最小

D.三人速度一样大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4个不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水面越高,响度越大

B.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敲击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没有完全消失,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21、2023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就是误差

B.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就可以消除误差

C.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D.测量窗户玻璃的宽度可以选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

23、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24、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甲乙丙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是   ;甲的速度是   m/s.

 

 

26、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1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如图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体温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27、一遥控小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4~8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10N,则在4~8s内遥控小电动车处于______状态,在0~4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N。

28、摩擦生热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9、南南同学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那么镜中的像与南南之间的距离是_____m

30、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或“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

(2)中学生小明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

(3)一辆普通小轿车的质量大约是1.5____

31、李华同学为了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他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温度计。取一只墨水瓶,装满红色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透明塑料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将该装置放入热水中,发现红色水柱很快溢出管口,为了使实验现象缓慢且便于观察,请你指出他的方案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改正。

【示例】存在的问题:透明塑料管的长度较小,水柱上升很快,来不及观察;

改正:可以把它换成更长的透明塑料管;

存在的问题:______

改正:______

32、如图所示为小球在水平地面上自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已知所用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可知,小球从A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_____s,小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3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波形能直观地呈现出声音的频率与振幅.其中音调相同的声音是图_____;响度相同的声音是图_________

34、将下列人耳的基本构造及每一部分的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然后调节   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带鱼生活在深海中,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已经习惯了.水底的压力比岸上大得多,带鱼上岸后,由于压力急减,它的内脏膨胀爆裂,就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见不到活的带鱼.假如一条带鱼全身面积约0.08m2,生活在200m深的海洋里.(海水密度取1×103kg/m3g10N/kg)求:

①带鱼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②它周身受多大的压力?

37、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100m.求:

(1)该汽车在前5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多少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8、小宇上学途中,前半程的速度为1.2m/s,用时5min,后半程速度为1.8m/s。求:

(1)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放风筝是我国的一项民俗,如图为小亮放风筝时的情景,请画出风筝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风筝的重心)。

40、如图,光线AO由空气进入水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1、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经平面镜MN反射后在P区域的光照范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