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泰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灿烂的烟花属于光源

C.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观察刻度尺是,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D.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3、下列图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放大的眼睛

B.墙上的手影

C.渠江二桥的倒影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4、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

B.“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白日不到处”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远树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的

D.“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5、生活中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下面四幅图从电能来源到利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6、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所用时间是2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平均速度是

A.等于1.5m/s   

B.大于1.5m/s     

C.小于1.5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如图是某图书馆引进的一款黑科技阅读设备——“博看AI光影阅读”,它利用了激光投影和成像技术,开机后该设备将资源投影到白色桌面上,直接在桌面上用手进行触控操作,犹如在手机上操作一样简单。下列关于此设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桌面便于吸收各种色光

B.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C.桌面上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为了操作方便需选用光滑的桌面

8、我们之中的小男生,成长过程中声音逐渐变的低沉浑厚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

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振幅变大

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云是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升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热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10、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探究了(  )

A.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传播的条件

D.声音是否具有速度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2、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用天平称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称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D.用天平称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质量,再将结果减去砝码的质量

1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为矫正近视眼,佩戴的眼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14、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0.2dm=20mm=200μm

B.12.6mm=0.126m=1.26cm

C.3.01m=3010mm=301dm

D.30μm=3×10-2mm=3×10-4dm

15、在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除了要测物体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时间

C.质量

D.温度

16、对以下数据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讲台的高度约为1.8m

B.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kg

17、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   松香

B.冰   

C.沥青   食盐

D.蜡块   

18、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9、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为控制噪声对环境的污染,郑州市最近在学校、居民住宅等道路旁,安装了一种在线实时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经过鸣笛时,设备上会显示数字并自动抓拍予以处罚。这个设备上的数字65的单位应该是 (  )

A.Hz

B.dB

C.km/h

D.km

21、“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下列关于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50℃

B.10s跑400m

C.身高1.65cm

D.质量约为60kg

2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叙述正确的是(  )

A.手拍桌子,桌子振动发声

B.“泉水叮咚”,说明液体能传声

C.引吭高歌,指声音音调高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2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木块长度

B.测木块质量

C.测液体温度

D.测液体体积

24、如图是四个课本中实验配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①: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B.图②: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图③:用相同的力度从左往右依次敲瓶子,音调会越来越低

D.图④: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地震时产生的声音人听不到,而一些动物却能听到,原因是地震产生的是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26、在水平地面上,小明沿水平方向用40N的力推一辆重为100N的车匀速向东运动,车受到阻力大小是   N,方向向  

 

27、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______放大,便于观察。如图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音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______(选填“桌面”、“小槌”或“空气”)可以传声;如图丙是用不同力度敲击向一个音叉。截取相同时间内示波器显示的二列声波图,可以说明,这两列声波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相同。

28、青藏铁路在修建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年冻土对路基的影响,夏天气温上升,冻土层中的冰吸热就会___________,上面的路基就塌了,而冬天温度降低,冻土层的体积就要变大,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被升起来,一降一升,火车极易脱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几种方案中,有一种是在铁路的两边插了许多叫做热棒的柱子,整个热棒是中空的,里面装有液氨。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氨吸收热量发生___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同时液化变成液态氨,又沉入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制冷机”。

29、平底容器盛有水,水深为0.5m,容器底处水的压强为_____Pa;将重为10N、体积为4×10﹣4m3的石块浸没在该容器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石块静止在容器底处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N.(ρ=1.0×103kg/m3,g=10N/kg)

30、倒车雷达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31、如图,为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图。银幕上成的______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实像,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够看清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原因。

3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放大镜中的像;投影仪上的像;平面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__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__填序号)。

3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如图),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着陆巡视器在进入、下降与着陆过程中,要在数分钟内将时速从近2万千米降低到零。小明认为在着陆过程中,着陆巡视器不受力的作用,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4、氢气球一旦从手里松开,立即会升上去,这是因为氢气球受到空气向上的 作用,而且该力的大小   重力选填“<”、“=”或“>”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华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的物态变化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如图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是___________段(用字母表示),在第4分钟时处于___________状态;

(4)图象丙中,在实验过程中BC段和DE段,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___________

A.都不吸热

B.BC段吸热,DE段不吸热

C.都吸热

D.BC段不吸热,DE段吸热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运送建材上楼,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工人每次均在10s内将建材匀速提高6m,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当工人对钢绳的拉力为150N,拉力所做的功;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时,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

(3)当所运送建材的重为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7、小明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空旷未装修的房子能听到清晰的回声,而装修好后的房子难于听到回声。于是小明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反射面的材料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8、我市某高层住宅小区装配的电梯匀速上升15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电梯匀速上升时的速度:

2)若电梯以这样的速度从大楼的一楼大厅运行到顶楼需时50s,请计算电梯运行的路程.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物块水平向左压缩弹簧,请在点画出弹簧对物块施力的示意图。

40、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的方向

41、完成如图中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