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拄棍当舟渡,风雨每辞家。怀中拥抱兰考,口里啖狂沙。一已沉疴不顾,三百荒丘尽踏,劳瘁任交加……”这首发表于《诗刊》上的《水调歌头》歌颂的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品的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 发现了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B. 大面积烧伤治疗
C. 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断肢再植技术
3、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允许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 B.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假如你穿越到1956年,你不可能看到的事情是
A.农民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
B.安徽凤阳小岗村土地包产到户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热火朝天
D.公私合营
5、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农业生产合作化
6、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2019年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A.16周年 B.24周年 C.20周年 D.50周年
7、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讲话使中国改革开放进人新阶段。“新”体现在
A.开始引进外资
B.创立新的经济体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出现多种所有制经济
8、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 )
A. 古代埃及人 B. 苏美尔人
C. 雅利安人 D. 蒙古人
9、“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A. 1949年-1956年
B. 1953年-1957年
C. 1956年-1978年
D. 1978年-1982年
10、下列地区中,最早建立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A.新疆
B.内蒙古
C.广西
D.宁夏
11、近年来,海峡两岸合作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提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事实都说明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C.“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顺利实施
D.两岸互惠发展符合两岸人民利益
12、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工业化的起步
B.巩固政权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3、2015年12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立了。火箭军的前身是第二炮兵(战略导弹部队),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
A.两栖作战 B.海上巡逻 C.核反击 D.空中侦察
14、“敌人的力量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力量强……中间力量弱……我们就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战役是 ( )
A.百团大战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5、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种类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粮食 | 13213 | 14369 | 16392 |
棉花 | 69.2 | 103.1 | 130.4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16、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7、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 )
A.购买
B.租借
C.没收
D.赎买
18、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的
③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0、2017年4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为题评论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评论称,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这里所说的“春天的故事”,指的是
A.土地改革
B.与美国建交
C.改革开放
D.中共八大
21、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2、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50年6月,我在农村开展了_________,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从1953年开始,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采取________的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体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在探索建没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错误地开展了________、________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73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见下图)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国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
24、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5、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1971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6、《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27、记载玄奘西行见闻的书籍是________。
28、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30、________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了。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此会议的内容有哪些,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33、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4、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勇于改革促交融】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史这场改革的历史意义。
【探索创新寻出路】
材料二: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止性的、自觉性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戌戌变法》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现代化变革尝试”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1921年,苏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3)阅读材料三,分别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成功的经验。
【正确决策促发展】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总结经验谋未来】
材料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摘编自十九大报告
(5)材料五中提到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6)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