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常德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括了新空间的是(  

A.完成三大改造

B.包产到户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下列不属于“三大改造”的是

A.农业 B.手工业 C.重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3、《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一国两制”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交付战斗力,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而奋斗”我国第三艘“福建舰”舰身悬挂的这条横幅,醒目而壮观。2023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74岁生日。70多年来,那支从白马庙走来的小小舰队,已发展成多兵种合成的“海上长城”。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6、到1957年底,我国政府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其中,从东北传出的喜报是

A.穿越世界屋脊的公路通车了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了 D.宝成铁路让蜀道难成为历史

7、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旋律是(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8、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它们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②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港澳回归

④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⑤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主要是因为

A.农民集中生产、统一分配 B.农民获得生产的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国家取消了农业税

10、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①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2、“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12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港口多,出口方便

B.计划经济的实行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13、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A.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D.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5、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向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颁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是( )

A.“两弹一星”——钱学森 B.载人航天——邓稼先

C.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 D.青蒿素——屠呦呦

16、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的尖兵。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A. 战略支援部队 B. 火箭军 C. 核导弹部队 D. 两栖作战部队

17、习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 实现直接“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8、请给以下两幅图片拟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

A.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B.“两弹一星”成就展

C.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D.导弹部队成就展

19、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与“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

A. 《中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是(  

A. 郭明义 B. 孔繁森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71年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3、“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5、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7、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28、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9、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30、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是?

(2)为实现中国梦,中共作了怎样的战略布局?有何重要意义?

(3)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提出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有何重要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此做出哪些努力?

32、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探索中的必由之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下》

材料二1953-1957年中国工业投资情况

工业内部投资比例

工业投资项目分布

重工业

轻工业

内地

东北

88.8%

11.2%

472项

222项

 

材料三 

材料四  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出品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截止到2018年,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1)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2)根据材料二图表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在工业领域采取了什么措施推动工业化建设?该措施突出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关于打造“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