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某次会议上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此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一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2、“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 来欺侮我们的。”为此,新中国实行
A.—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下面对联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4、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是指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管理制度
D.法律制度
5、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
A. 一五计划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如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只需智能手机“扫一扫”即可使用。它所依靠的关键技术是( )
A.计算机网络
B.现代化学工业
C.改良蒸汽机
D.现代塑料工业
7、美国人沃尔特·G·赫姆斯在评论某场战争时说:“从战争中出现了两个比过去越来越强大的国家,其一是韩国……另一个在战争中提高了地位的国家是共产党中国。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与材料描述密切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
8、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体现了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 香港、澳门的回归
D. 一国两制
9、2008年北京奥运会,香港成功举办了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D.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
10、以下为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概况。该企业这一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营业收入(亿元) | 利润总额(亿元) |
1988年 | 31 | 约0.3 |
1992年 | 640 | 11.7 |
2000年 | 1240 | 35 |
A.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
B.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提高
C.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1、“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带钱包,就带手机”,“外买和快递都很快”。这些现象反映了
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④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1951年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解放
13、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设立特别行政区
D.成立五大战区
14、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⑤海南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5、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科学家与钟南山、李兰娟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莫言
16、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A. 没收官僚资本
B. 进行土地改革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掀起“大跃进”运动
17、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了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A.改革的手段很野蛮
B.强化了农奴制度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 刘少奇被诬蔑
C. 毛泽东逝世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A.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使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C.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0、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四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21、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2、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导弹部队组成:由______、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_____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
24、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5、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2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7、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9、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30、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海军成立。
31、结合课本简述新中国以来我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重要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32、歌曲能反映时代主题,请根据以下两段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立志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第一段歌词反映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2)请举出这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个即可),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4)第二段歌词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政策是谁提出来的,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城市还是农村开始这种制度叫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5)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习近平在2013年阐述的“中国梦”的内涵主要是什么?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内涵是什么?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共十九大指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次会上新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4、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万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材料二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什么运动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A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的“A”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重要里程碑的意义”的理解。
材料四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4)材料四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的历史转折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