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乌海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8年5月,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称赞我国许多科学家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其中的杰出代表有“两弹元勋”(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杨利伟

D.邓稼先

2、当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之时,意味着:睡狮已醒。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A.民主法治不断发展完善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5、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图所示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6、“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7、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的两幅图出现在(     

A.“大跃进“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8、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9、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是

A. 《中国土地法》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10、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等,还有便捷的地铁,私家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材料主要体现了

A.我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之列 B.人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新时期铁路交通不断发展 D.交通的便捷改变了生活方式

11、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这引发了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不满。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达成的指导相互关系的哪一原则( )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原则   D. 互惠互利原则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D.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1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4、20世纪60年代,一位县委书记在临终前对女儿嘱咐道: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这位全国人民的楷模人物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5、1956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没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16、小明要了解和探究改革开放前人民的生活情况。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上网查询②搜集布票粮票③翻阅文献资料④穿越时空体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下列不属于两弹一星的是(   )

A. 东方红1号卫星   B. 第一颗原子弹

C. 中近程地地导弹   D.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18、1980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材料主要说明了我国( )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9、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是在(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 一五计划” 完成

20、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太空技术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高铁技术的重大突破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______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______

22、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3、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4、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5、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26、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27、___,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8、“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9、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30、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2、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我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据图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区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

 

33、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农村是怎样进行改革的?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2)根据材料二,指出特区指的是设立什么?称为窗口的特区是哪一个?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趋势怎样的状况?GDPR增长与一位伟大的设计师有关,他是谁?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结合材料三说说,我们怎样实现中国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