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钦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校历史兴趣小组要去参观当年农村改革的起源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厦门经济特区 C. 安徽省凤阳小岗村 D. 江苏南通

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3、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方针。其背景主要是

A. 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B. 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 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 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

4、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活动的反映。下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这一年(     

A.农村土地改革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农村扫盲教育开始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5、下面的漫画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得到美国帮助

B.中美两国人民的强烈要求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D.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7、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

A. 范围不同

B. 任务不同

C. 合作程度不同

D. 所有制性质不同

8、下图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邱少云 D.王进喜

9、“文革”后,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材料表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突破口是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

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掠夺至海外的马首铜像捐赠仪式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捐赠者何鸿燊同意将铜像回归原属地。这尊马首铜像应该放回

A.故宫

B.圆明园

C.颐和园

D.承德避暑山庄

11、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激发了观众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这些成就中不包括( )

A.中日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建交 D.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3、文献档案有助于我们探究历史的真相对下图1958年的这份《人民日报》解读正确的是(     

A.报道失实,毫无研究价值

B.排版错误,没有实际刊印

C.舆论表扬,反映农业进步

D.浮夸报道,折射社会现象

1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5、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卓有成效,并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据此可知( 

A.少数民族古籍是出版业重点

B.民族英雄史诗得到广泛传播

C.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D.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16、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A.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拨乱反正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17、对联是人们寄托思想感情或反映历史的独特艺术形式,往往有着隐晦而含蓄的表达。下面是小风同学所搜集的描写我国现代两项民主制度的对联,这两项制度的共同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民族一家心要齐

自治州,自治县,热爱国家做贡献

虎门烟犹在,百年荣辱入青史

港澳齐回归,两制辉煌壮国魂

A.都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

B.都设立了高度自治的行政区域

C.都为国家统一稳定做出了贡献

D.都促进了当地人民参政和议政

18、有人总结了一个“政权三部曲”,即“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建设”。下列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政权巩固”性质的事件有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和平解放西藏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科学、协调、民主、开放、共享

C.创新、协调、民主、开放、共享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自主

20、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战略规划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百年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人类合作共赢 D.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3、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24、导弹部队组成:由______、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_____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

25、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7、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8、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9、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30、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了怎样的建设规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结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历程,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3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3、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从1955年到1979年,深圳历史上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

——摘编自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审时度势,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摘自刘文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1)将材料一中的图片进行归类整理,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图片序号

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变化

 

生产关系调整出现严重失误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人们“逃港”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在深圳采取了什么特殊政策?

(3)材料三中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三则材料,指出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开创了一条什么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条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