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为此,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业绝种”,与此思想相应的措施是( )
A.合理调整工商业 B.土地改革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商业
3、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 B.导弹 C.沈阳号卫星 D.东方红一号卫星
4、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找到的正确道路
A.计划经济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封建土地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下列符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的有
①公私合营
②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④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对外开放始于创建经济特区。下列地方属于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的是( )
①深圳②上海浦东③汕头④珠海⑤海南⑥厦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9、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②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③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
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⑤它表明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10、结合以下三幅图片可知党和政府正在努力( )
A.推动中国外交事业 B.加强两岸经济合作
C.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D.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11、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B.汪辜会谈
C.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12、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①马改造
②李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按他们折射的历史时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13、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 原煤(万吨) | 钢(万吨) | 布(亿米) | 粮(万吨) |
1952年 | 6649 | 135 | 38.3 | 16392 |
1957年 | 13000 | 535 | 50.5 | 19505 |
增长率(%) | 96 | 296 | 32 | 19 |
A.工业产品比农业产品增长快
B.钢铁是产量最多项目
C.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D.工农业得到均衡发展
14、解放牌汽车是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汽车品牌,是首个国产品牌汽车,终结了中国没有国产车的历史。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于
A. 土地改革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5、建国后,中国人民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不畏艰难,独立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并在1964年爆炸成功,下列几项属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的是:①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④可以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次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B.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C.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1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
1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其内容不包括
A. 全面实行改革开放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9、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是
A.北京、上海 B.鞍山、沈阳 C.武汉、长沙 D.武汉、包头
20、运用历史思维有效区分史实与结论,是我们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开国大典时,班禅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B.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抵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C.1959 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
D.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1、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2、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和______
2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24、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5、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_____,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战略,建设中国同沿线各国经贸交流的大通道。
28、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29、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0、三个代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__________。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简要写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项目 |
重大举措 | |
改革 |
农村 |
推行 制 |
城市 |
国有 的改革 | |
开放格局 |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
(3)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党的十五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的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4、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军梦,也是各族人民的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指引下,我国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惠 及全体人民。全国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近年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 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圆了许多人的“安居梦”。全国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 启动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 水平稳步提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民心中能感受到的“获得感”?
材料二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西藏的历史变化翻开了新的篇章。青藏铁路通车、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 育 、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大关。
(2)材料 二体现了 我 国哪一项 基 本政治制度?归纳西 藏 翻开历史 新篇章的原因?
材料三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组建五大军种,形成新格局;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 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隆重举行。
(3)根据材 料三,指出2016年 我 国国防和 军队改革 取得了哪 些历史性 突破? 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设 不 断推进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 “中国梦”并不排斥个 人 梦想,相反,国家通过 改革和市场机制打破 一切障碍,为人民释放创新活力创造条件,鼓 励每一个人激情追求自己的发展梦。汇聚每一个人理想事 业 的人民整体幸福更是“ 中国梦”的根本宗旨和评价标准。但是,没有国家富强,一切个人的梦想都将成为空想。
——任平:《“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
(4)材料四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