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肇庆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 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2、如图,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 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 统一大业的完成   D 两岸交流的密切

3、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北海舰队的建立

B.东海舰队的建立

C.南海舰队的建立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4、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中的“同”不包括:

A. 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B.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C. 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D. 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5、“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的观点出自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列宁主义

D.马克思主义

6、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江泽民     B、邓小平

C、毛泽东     D、胡锦涛

 

8、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主要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

A.特殊性和复杂性

B.差异性和复杂性

C.差异性和代表性

D.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9、如今,中国已于世界上多少个国家建交(  

A.150多个

B.160多个

C.170多个

D.180个

10、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 )

A.缅甸会议 B.万隆会议 C.印度会议 D.日内瓦会议

11、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围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与右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演讲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演讲

1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包括(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反腐倡廉

13、下表说明了

A.对外开放领域扩大 B.外交事业蓬勃发展

C.海峡两岸交往频繁 D.社会生活变迁改善

14、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国家。”材料反映事是(  )

A. 土地改革 B. 改革开放

C. 三大改造 D. 抗美援朝

15、下面这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什么?( )

A. 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 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 农民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时期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第二个五年计划

C. 第三个五年计划

D. 第四个五年计划

17、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式的新变化,新变化是

A.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 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C. 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

D. 国际形势的变化

18、使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布达拉宫广场飘扬的事件是

A.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B. 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

C. 1962年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 196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

19、当你踏进家门的一刻,生活变得更智慧。一键开启空调、电视、扫地机器…回家即是安心。这一切的便利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此项技术是

A.交通运输 B.计算机网络 C.航空航天 D.现代农业

20、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报道:浏阳农民肖敦山回忆,1981年村里分田分地,1982年他家早晚稻一共收了2000多公斤,上交完集体150公斤,刨去吃饭,还有富足!据此判断,1981年在湖南农村实行的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成立农业互助组

C.吃“大锅饭”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2、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3、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4、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5、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6、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8、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9、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0、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8年,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个表格对上述改革开放的探索进行分类总结。

(2)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33、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并完成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关系?

(2)图三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图四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4)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