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铁岭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祖国大陆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新中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2、海南岛属于

A.自贸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3、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的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上海 B.珠海 C.海南 D.深圳

4、“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5、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A.

B.

C.

D.

6、下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面对这种局面,中国选择了一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B.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实力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C.知耻而后勇,中国应该在这两个领域奋起直追

D.中国的工业建设受到美国等国家的阻挠破坏

7、以下属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重大失误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8、“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要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 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我”应是

A. 尼赫鲁   B. 吴努   C. 田中角荣   D. 尼克松

9、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总方略的是(  )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1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A.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1、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B.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C.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的爆炸

D.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12、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13、2017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和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能归为一类的是

A. 金砖国家

B. 雄安新区

C. 人工智能

D. 天舟一号

14、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政治、经济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共同特点。下列我国人民从进入20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演变不正确的是(  )

A.官员着翎顶补服→人们着中山装、西装等新式礼服→老百姓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服装

B.老百姓饮食:食物匮乏、单调→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C.人们只有在城市看到电影和报纸→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发布信息

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从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到乘火车远行,再到可以经常乘坐飞机

15、“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颁布《共同纲领》 B.实行改革开放

C.制定1954年宪法 D.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6、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社会和谐

C.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D. 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社会和谐

17、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没收

B.租赁

C.摧毁

D.赎买

18、20139月和10月习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回望历史,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

A. 张骞出使西域后 B. 玄奘西行后

C. 文成公主入藏后 D. 郑和下西洋后

19、他的精神教育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董必武曾为他题诗:“阶级观清楚,勤劳念朴纯。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他就是

A.雷锋

B.邱少云

C.焦裕禄

D.王进喜

20、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否定“一国两制”内涵

B.设定了香港自治的底线

C.否定“港人治港”方针

D.彻底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2、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3、邓小平提出的“____”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4、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7、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28、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9、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30、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2、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之初,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哪一年?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一起的具体组织名称?

(3)下图是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党错误进行的两个运动,请用一句话简要客观评价这两场运动。

(4)从1978年开始,我党实行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5)根据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谈谈你的感悟。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淄博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一制度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祖国统一篇)

(2)二十多年来,在哪以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外交成就篇)

(3)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国防篇)

(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名称?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他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一中国现代史时间尺(如下图)

(1)请依据上述时间尺,写出①②两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工业崛起)

材料二我国不同时期工业分布图

(2)根据图一,指出当时工业地域分布的特点;据图二,指出工业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哪一政策有紧密联系;对比图一与图二,概括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分布特点除外)

(农村巨变)

材料三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

年份

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

棉花

油料

1978 年

3亿

217万

522万

1984 年

4亿

626万

1191 万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一农村经济卷》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开放窗口)

材料四经济特区

(4)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图中①和②所示的经济特区名称。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带给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