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3、图示法是直观形象的历史学习方法。表中“?”代表的是:
A. 经济特区
B. 民族区域自治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4、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决定五星红旗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5、农民张大伯回忆过去是“村里没电话,大道尽坑洼,屋里点灯蜡,听戏找喇叭”;笑谈现在是“农户家中有程控,坐在床前看电影,电脑炒股在农家”。中国农民生活质量发生巨变应该是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 三大改造完成后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D. 中共八大后
6、下图为1956年11月10日国家邮电总局发行的纪念邮票,全套3枚同图异色:图案为齿轮、棉花、麦穗等环绕下的天安门。邮票中承载的历史事件值得纪念主要是由于( )
A.成为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7、某同学以“习总书记以往的国际足迹”为主题搜集到了下图,这三张照片说明了
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
B.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已经迈入了经济发达国家行列
8、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以下各项不属于当时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鞍山钢铁公司 C.南京长江大桥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9、他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1、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2、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 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3、1958年6月,毛泽东说:“中国人民是一穷二白,这看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因为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标语是
A.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以粮为纲,以钢为纲
D. 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14、2013年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
A. 人民来实现 B. 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C. 中国政府来实现 D. 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实现
15、回顾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有学者指出:“没有它就没有解放思想,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它”指的是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 “四五运动”的开展
D.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体现在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技事业发展,下列科技成果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屠呦呦研制成功青蒿素
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③袁隆平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20、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该表说明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阶级成分 | 占人口比重(%) | 占土地比重(%) |
地主、贫农 | 10 | 70-80 |
贫农、中农、雇农 | 90 | 20-30 |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B.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C.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D.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21、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3、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2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
25、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______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7、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年,我国用 _________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29、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30、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31、综合探究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奋进中的中国人遭遇猝不及防的灾难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共担的情怀。复课后,某校开展了“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与祖国同行,做时代骄子”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活动设置的几个栏目及相关历史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对应问题。
栏目一(英雄武汉——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栏目二(追忆英雄——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今天我们重忆历史,只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百度网
▲
(2)材料二中“那群可爱的年轻人”是谁?
栏目三(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3)请你根据以下图文信息,把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补充完整。
栏目四 (硬核科技——感动中国)
(4)请你写出下表中颁奖词的人物。
栏目五(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
材料三: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
(5)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能“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
32、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经历69个春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请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而实行了什么计划?列举这一计划实施取得的成就一例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2017年,我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3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说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二:我父亲出生在那一九七八,爷爷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2)材料二中“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制度改革?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