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通化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

A. 特区问题   B. 香港问题   C. 澳门问题   D. 台湾问题

2、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实行对外开放

3、建国初期,中国民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个“新制度”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4、下列现象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是(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D.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5、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表现。各组同学纷纷发言,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赵说: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 小孙说: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C. 小钱说:清政府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小李说:清政府为了满足侵略者的要求,发动了戊戌变法

6、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 厦门

B. 深圳

C. 广州

D. 上海

7、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D.大会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关于中国空军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军刚诞生,即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

B.人民空军建立早期,即走上国产化的道路。

C.五十年代中期,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空军已拥有飞机三千架。

9、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 乡镇企业   B. 私营企业   C. 国有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10、“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的千年梦想。这一梦想得以实现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和平解放西藏 C.进行抗美援朝 D.实行土地改革

11、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除此之外,我国的经济特区还包括( )

①上海浦东  ②海南  ③深圳  ④珠海  ⑤汕头  ⑥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12、万隆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万隆会议参与国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

B.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

C.万隆会议是二战后召开的

D.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西部大开发

15、“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

A. 盼望祖国统一

B. 希望和家人团聚

C. 希望台湾独立

D.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17、近年来,世界对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回顾历史,下面关于中国的海军建设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出现戊戌变法时期

B.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C.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成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D. 现在海军发展为多兵种现代化部队主要得益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8、2019年4月3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第六批共1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启程归国。迄今,共有5”位烈士遗骸从韩回归祖国。69年前这场战争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某同学假期准备到湖南省旅游,在做旅游攻略时他发现湖南省有湘西自治州、城步苗族自治县、麻阳土家族自治县等“州”“县”。与这些“州”“县”设置相关的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郡县制度

20、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2、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3、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4、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5、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7、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30、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艰辛的探索史和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请举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两位模范人物。

(3)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你能举出两部法律吗?

32、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怎样的意义?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祖国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  2018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2262.4亿美元,同比上升13.2%。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86.47亿美元,同比上升10.6%;自台进口1775.98亿美元,同比上升13.9%;我对台贸易逆差1289.51亿美元。台湾是我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新华网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中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这一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